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法律分析:
(1)取保候审作为刑事强制措施,其性质决定了它与是否有罪并无直接关联。这只是一种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手段,不是对案件结果的定论。
(2)侦查阶段,公安机关有重新审视案件事实的职责。若发现不存在犯罪事实或情节显著轻微不构成犯罪,撤销案件并无罪释放是合理合法的举措,这体现了对公民合法权益的及时维护。
(3)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承担着严格审查的重任。当认为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符合法定不起诉情形时,作出不起诉决定并释放被取保候审人,确保了法律的公平适用。
(4)审判阶段,法院依据审理结果进行公平裁决。若认定被告人无罪,当庭释放是维护司法公平的必然要求。
提醒:
取保候审期间要遵守相关规定,若面临不同阶段的处理决定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分析。
取保候审后确实存在无罪释放的可能性。取保候审作为刑事强制措施,与有罪判定并无直接关联。
具体如下:
1.侦查阶段,公安机关进一步侦查时,若发现被取保候审人不存在犯罪事实,或者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构成犯罪,便会撤销案件,予以无罪释放。这要求公安机关秉持严谨态度,深入调查核实。
2.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经审查,若认为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符合法定不起诉情形,如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无需判刑或可免除刑罚,就会作出不起诉决定并释放被取保候审人。检察院应严格把控审查标准。
3.审判阶段,法院审理认定被告人无罪,会判决无罪并当庭释放。法院要依据事实和法律公平审判。
总之,取保候审不是有罪定论,各司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才能保障被取保候审人可能的无罪释放权益。
结论:
取保候审后存在无罪释放的可能。
法律解析:
取保候审只是刑事强制措施,不是对是否有罪的判定。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若发现被取保候审人没犯罪事实,或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构成犯罪,会撤销案件并无罪释放。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经审查认为犯罪嫌疑人没犯罪事实,或符合法定不起诉情形,比如情节轻微依刑法无需判刑或可免除刑罚,会作出不起诉决定并释放被取保候审人。审判阶段,法院审理认定被告人无罪,就会判决无罪并当庭释放。所以,不能因被取保候审就认定有罪,是有最终无罪释放可能的。要是对取保候审或无罪释放等法律问题有疑问,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取准确有效的法律建议。
(一)对于被取保候审人而言,在整个过程中要积极配合相关机关的工作,如实提供信息,这有助于加快案件侦查、审查及审判进度,避免因自身不配合导致不必要的误解或延误。
(二)被取保候审人可以寻找专业律师,律师能够根据具体案情,从法律角度为其提供专业的辩护策略,帮助维护合法权益,增加无罪释放的可能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如果发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撤销或者变更。公安机关释放被逮捕的人或者变更逮捕措施的,应当通知原批准的人民检察院。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