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法律分析:
(1)主体的特定性是该罪名成立的基础。只有对特定人群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才能构成此罪,像幼儿园老师就属于这类主体。
(2)利用职务便利是核心要素。照护人员借助工作赋予的对被照护人财物管理、控制机会,实施非法占有行为。
(3)主观故意不可或缺。行为人必须是明知自己行为非法,却故意将财物据为己有。
(4)数额标准虽未明确统一,但实践中参考普通侵占罪标准判断是否达到“数额较大”。与普通侵占罪、职务侵占罪的区分,在于主体身份和职务便利来源。
提醒:
照护人员应坚守职业道德,不可有非法占有被照护人财物想法。普通人若发现照护人员有此类行为,及时保留证据咨询法律专业人士维护权益。
负有照护人员侵占罪旨在规制特定人员利用照护职责非法占有被照护人财物的行为,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这一罪名明确了对特殊弱势群体的财产保护,因为这些群体往往在认知、行动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易成为财物被侵害的对象。
针对该罪可采取以下措施和建议:
1.相关部门应尽快明确统一“数额较大”的具体标准,为司法实践提供更精准的法律依据,减少因标准不明确导致的裁判差异。
2.对于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单位,要加强内部管理和培训,提升员工法律意识,防止此类犯罪行为发生。
3.司法机关在办理案件时,要严格依据该罪构成要件准确认定,清晰区分与普通侵占罪、职务侵占罪等罪名的界限,确保司法公平。
结论:
负有照护人员侵占罪有特定构成要件及区分要点。
法律解析:
负有照护人员侵占罪主体限定为对特定人群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像福利院员工、养老院护工等。利用职务便利是该罪重要特征,即借助照护职责带来的财物管理、控制便利。主观上是故意非法占有被照护人财物。并且侵占财物要达到数额较大标准,虽无统一规定但多参考普通侵占罪标准。与普通侵占罪、职务侵占罪区分很关键,主要看主体身份以及职务便利来源。这一罪名旨在保护未成年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财产权益,防止照护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侵害其财产。如果在生活中遇到可能涉及此罪名的情况,或是对该罪名具体法律适用有疑问,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更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一)对于想要认定负有照护人员侵占罪的情况,要先明确主体身份是否符合,仔细核查相关人员是否确实对特定人群负有监护、看护职责。
(二)查看行为人是否利用了职务便利,了解其基于照护职责获取的对财物管理、控制的便利情况。
(三)确定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存在非法占有目的,通过其行为表现、言语等判断是否故意将被照护人财物据为己有。
(四)关注侵占财物的数额,虽然没有明确统一标准,但参考普通侵占罪标准来衡量是否达到数额较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之一规定,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利用职务之便,将被监护、看护人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