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
(1)劳动者辞职后工资迟发,从法律角度看,用人单位有义务按照约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收集相关证据是维权基础,劳动合同能直接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和薪资约定;工资条直观体现工资构成与数额;考勤记录反映工作时长,这都是确定工资的重要依据;工作证则可证明员工身份。
(2)友好协商是较为平和的解决方式,明确指出按时支付工资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促使其尽快履行。
(3)劳动监察部门作为监管机构,有权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向其投诉可借助行政力量施压。
(4)劳动争议仲裁是重要的法律途径,能通过法定程序裁决工资问题,若对仲裁结果不满,依法提起诉讼可进一步维护权益。
提醒:
注意法定时效,及时主张自己的权利;遇到问题保留好各类证据。
辞职后工资迟发,劳动者应积极维权。
1.收集证据很关键。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工作证等,这些能有力证明劳动关系以及工资数额等情况,为后面维权奠定基础。
2.尝试友好协商。向原用人单位表明按时支付工资是其法定义务,要求限期支付。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问题,节省时间和精力。
3.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借助行政部门力量,让其介入调查并责令单位支付工资。
4.也可直接申请劳动仲裁。通过仲裁程序主张拖欠工资。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在规定期限内还能向法院提起诉讼。
5.务必在法定时效内主张自己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结论:
辞职后工资迟发,劳动者可通过收集证据、协商、投诉、仲裁及诉讼等步骤维权,同时要注意在法定时效内主张自己的权利。
法律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当辞职后工资迟发,收集劳动合同、工资条等证据是维权基础,这些证据能清晰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及工资情况。友好协商是较为平和的解决方式,明确告知单位按时支付工资的法定义务,促使其限期支付。若协商不成,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介入调查并责令单位支付。直接申请劳动仲裁也是有效途径,通过仲裁可主张拖欠工资。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能起诉。不过,要在法定时效内进行维权活动。如果在这方面遇到困扰,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一)收集证据很关键,像劳动合同能直接证明你和单位有劳动关系;工资条清楚显示工资数额;考勤记录能反映工作时长;工作证表明你是单位员工。这些证据要妥善留存。
(二)和原单位协商时,态度要坚定,告诉对方按时发工资是必须履行的法律责任,让其尽快支付。
(三)协商不成,投诉或仲裁都可行。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他们会帮忙调查处理;直接申请仲裁,按程序维护自身权益,对仲裁结果不满还能起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