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山东法律咨询 > 青岛法律咨询 > 青岛工伤纠纷法律咨询 > 工伤能用合作医疗么?

工伤能用合作医疗么?

pub****607 山东-青岛 工伤纠纷咨询 2025.03.22 20:14:12 322人阅读

工伤能用合作医疗么

其他人都在看:
青岛律师 工伤赔偿律师 青岛工伤赔偿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15555555523 (咨询请说明来自律图)
地区:浙江-杭州 咨询解答:161313条

工伤一般不能用合作医疗。工伤应走工伤保险程序,由单位或个人申请工伤认定,按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合作医疗主要用于普通疾病医疗费用报销,两者适用范围不同。

2025-04-02 13:10:22 回复
咨询我
13854262713 (咨询请说明来自律图)
地区:山东-青岛 咨询解答:47483条

工伤通常不能使用合作医疗。

2025-03-25 09:30:18 回复
咨询我
19854261913 (咨询请说明来自律图)
地区:山东-青岛 咨询解答:2069条

工伤赔偿责任主体是用人单位等,由工伤保险基金或用人单位承担相应费用,新农合主要用于保障参合农民基本医疗需求,针对非工伤等疾病医疗费用。工伤走新农合属于不当使用医保基金行为,这可能在打官司时,影响工伤认定部门或法院对工伤事实及费用承担的判断,对方可能以此主张劳动者有过错或对赔偿责任分配提出异议。此外,工伤走合作医疗还可能涉嫌骗保,需承担法律责任。建议劳动者不要听从老板的建议,及时申请工伤认定,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2025-03-24 11:56:58 回复
咨询我
15895863888 (咨询请说明来自律图)
地区:江苏-南京 咨询解答:27530条

?伤到什么程度?按提供劳务者责任纠纷起诉。具体情况,可v或电话详谈。

2025-03-23 09:37:39 回复
咨询我
18349100782 (咨询请说明来自律图)
地区:四川-成都 咨询解答:11207条

您伤情怎么样呢   做工伤认定了吗

2025-03-22 20:21:27 回复
地区:山东-青岛 咨询解答:36条

你好,工伤只能用工伤保险基金,不属于合作医疗报销范围

2025-03-22 20:22:34 回复
查看其他1位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是否构成医疗事故不是既不是医患双方决也不是决定,而是经当地医学会鉴定确认。根据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可以看出,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并非所有发生的不良后果都属于医疗事故。这是因为人类的单个生命有其生老病死的不可逆转的规律性,加上目前医学对疾病的认知的局限性,或者患者自身的原因,在医疗过程中,有些不良后果是难以避免的。比如,由于病情异常或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配合诊治为主要原因而造成不良后果的等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33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医疗事故:1、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的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2、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3、在现在医学科学技术的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4、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5、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6、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上述规定实际上是医院的免责条款。即在上述情况下导致的不良后果不属于医疗事故,患者不得以医疗事故为由向医院寻求赔偿。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急救状况在患者生命危急的情况下,“两害相权取其轻”。如,医生对创伤严重的患者,为抢救其生命采取截肢手术或其他紧急措施,由此产生不良后果,不应追究医疗机构及医生的责任。(二)医疗意外医疗意外是指在诊疗护理过程中,由于病情或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也即在诊疗护理工作中,虽然发生了患者死亡、伤残、功能障碍的严重后果,但这些不良后果的发生,不是由于医务人员的失职行为或者技术过失直接造成,而是因为医务人员难以预料,或是根据实际情况难以避免的。在医疗实践中,必须严格区分医疗意外与医疗事故,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工作中是否存在过失。另外医疗意外与医疗事故中的疏忽大意的过失很相似,二者都是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没有预见,但是二者又有区别,医务人员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的,是疏忽大意的过失;如果根据实际情况,对危害结果的发生难以预见的,则属于医疗意外。(三)无过错输血医护人员在给患者提供血源时,按照供血的有关规定进行查验,输血操作无误,而患者出现了不良后果,医护人员不承担医疗事故责任。这一规定免除了使用血液的医院的医疗事故责任,但是没有涉及提供血液的血站的责任。如果由于采血的血站,提供了不合格的血液,患者可以要求追究负责采血、供血机构的责任。(四)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一个法律名词,这里是指疾病不可逆转的自然加重。医护人员对于危重和疑难病症的患者,出于救死扶伤和人道主义精神,利用各种现代化医疗手段,采取各种治疗手段去救治患者,力争把百分之一的希望变成现实,但是由于医学对疾病认识的限制,对于有些疾病医生也无能为力,不可避免地出现不良后果,甚至死亡。凡此类情况属不可抗力。

您好,关于医疗事故医疗事故。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医疗事故处理程序《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报告;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第十四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2、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损害扩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一十五条规定:“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3、保管各种资料,封存现场实物《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九条规定:“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者抢夺病例资料。”第16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病历资料可以是复印件,由医疗机构保管。”第十七条规定:“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需要检验的,应当由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方无法共同指定时,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需要对血液进行封存保留的,医疗机构应当通知提供该血液的采供血机构派员到场。”医疗单位对发生的医疗事故或事件,应立即进行调查、处理,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个体开业的医务人员发生的医疗事故或事件,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调查、处理。病员及其家属也可以向医疗单位提出查处要求。对医疗事故或事件进行调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处理医疗事故或事件寻找根据,分析造成事故或事件的原因和过程,这是整个处理医疗事故或事件的关键环节。5、做出结论医疗事故处理部门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最后做出对事故的处理意见。对不构成医疗事故的案件,应以书面形式详细地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情况和理由。对构成医疗事故的案件,则要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责令医疗责任人员承担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对构成医疗事故罪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您好,关于如何理解医疗意外医疗过失医疗事故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是否构成医疗事故不是既不是医患双方决也不是决定,而是经当地医学会鉴定确认。根据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可以看出,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并非所有发生的不良后果都属于医疗事故。这是因为人类的单个生命有其生老病死的不可逆转的规律性,加上目前医学对疾病的认知的局限性,或者患者自身的原因,在医疗过程中,有些不良后果是难以避免的。比如,由于病情异常或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配合诊治为主要原因而造成不良后果的等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33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医疗事故:1、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的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2、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3、在现在医学科学技术的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4、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5、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6、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上述规定实际上是医院的免责条款。即在上述情况下导致的不良后果不属于医疗事故,患者不得以医疗事故为由向医院寻求赔偿。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急救状况在患者生命危急的情况下,“两害相权取其轻”。如,医生对创伤严重的患者,为抢救其生命采取截肢手术或其他紧急措施,由此产生不良后果,不应追究医疗机构及医生的责任。(二)医疗意外医疗意外是指在诊疗护理过程中,由于病情或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也即在诊疗护理工作中,虽然发生了患者死亡、伤残、功能障碍的严重后果,但这些不良后果的发生,不是由于医务人员的失职行为或者技术过失直接造成,而是因为医务人员难以预料,或是根据实际情况难以避免的。在医疗实践中,必须严格区分医疗意外与医疗事故,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工作中是否存在过失。另外医疗意外与医疗事故中的疏忽大意的过失很相似,二者都是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没有预见,但是二者又有区别,医务人员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的,是疏忽大意的过失;如果根据实际情况,对危害结果的发生难以预见的,则属于医疗意外。(三)无过错输血医护人员在给患者提供血源时,按照供血的有关规定进行查验,输血操作无误,而患者出现了不良后果,医护人员不承担医疗事故责任。这一规定免除了使用血液的医院的医疗事故责任,但是没有涉及提供血液的血站的责任。如果由于采血的血站,提供了不合格的血液,患者可以要求追究负责采血、供血机构的责任。(四)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一个法律名词,这里是指疾病不可逆转的自然加重。医护人员对于危重和疑难病症的患者,出于救死扶伤和人道主义精神,利用各种现代化医疗手段,采取各种治疗手段去救治患者,力争把百分之一的希望变成现实,但是由于医学对疾病认识的限制,对于有些疾病医生也无能为力,不可避免地出现不良后果,甚至死亡。凡此类情况属不可抗力。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工伤医疗费能报销百分多少

    专业解答工伤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是多少关于工伤理赔的合法报销比例问题,根据我国各地的政策规定,通常可分为70%和80%两种情况。但若员工因出差等原因导致异地就医,其所获报销比例将相应降低。值得关注的是,相关的保险业务操作人员将会依据具体实际情况为您进行科学计算。同时,企业雇主也有责任一次性向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交纳1至4级伤残职工的相关工伤保险费用。

    2024.10.29 1604阅读
  • 医疗期结束仍不能工作有何规定是什么

    专业解答关于医疗期结束后仍无法胜任工作的规定是什么针对罹患严重疾病并在医疗期间结束后仍然无法恢复工作能力的员工,雇主有权批准延长其医疗期限。如在延长期限内员工仍然无法胜任原本的岗位或者接受其他任务分配,雇主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第二十六条规定,在提前三十天向员工发出书面通知后,正式终止与该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

    2024.10.16 1189阅读
  • 工伤认定后从原位离职,二次手术医疗费还能报销吗

    专业解答根据现行法规规定,工伤职工在完成二次手术并获得相关部门的认定之后,其治疗费用是可以得到相应报销的。在此背景之下,如果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受到意外事故或因工作条件导致职业病,导致旧病复发受疾病侵扰,确实存在必要的治疗需求时,仍应享有与首次工伤治疗相同的医疗待遇。

    2024.10.16 1707阅读
  • 农村医疗保险能报销工伤事故吗

    专业解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农村医保不包括工伤事故的报销。工伤事故由工伤保险负责赔偿,这是因为工伤事故有特定的认定流程和赔偿体系,目的是补偿因职业活动而遭受的身体伤害。农村医保的主要保障范围不包括这类因工作导致的损害,这有助于确保保障体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024.10.05 1789阅读
  • 工伤医疗费用报销期限多长间不能报销

    专业解答员工工伤确认后,医药费的报销时间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不过,为了避免报销过程变得复杂,建议在受伤后的一年内申请报销,因为工伤认定的时效是一年。如果延迟申请,可能会导致证据不足或者流程发生变动,从而影响报销。

    2024.10.02 1255阅读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工伤赔偿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