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法律分析:
(1)诈骗案从犯适用缓刑需考量实质条件与排除条件。实质条件规定,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且犯罪情节轻、有悔罪表现、无再犯罪危险、对居住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的犯罪分子可宣告缓刑,特定人群如不满十八周岁、怀孕妇女、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2)排除条件是犯罪分子若构成累犯或为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3)诈骗案从犯一般起次要或辅助作用,处罚相对主犯轻,只要符合实质条件且不在排除范围内,就有适用缓刑的机会。
提醒:
诈骗案情况复杂,不同案情适用缓刑的判定有别,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具体情况。
2025-03-21 19:09:08 回复
咨询我
(一)若想让诈骗案从犯争取适用缓刑,要先判断是否满足实质条件。确认其是否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考察犯罪情节是否较轻,是否有悔罪表现,有无再犯罪的危险,以及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有无重大不良影响。对于不满十八周岁、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从犯,只要符合条件应当适用缓刑。
(二)排查排除条件,确定从犯是否构成累犯或者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若属于此类情况则不能适用缓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第七十四条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2025-03-21 18:55:11 回复
咨询我
1. 诈骗案从犯适用缓刑要满足实质与排除条件。
2. 实质条件: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节轻、有悔罪表现、无再犯危险、对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可宣告缓刑;不满18岁、怀孕妇女、已满75岁的,应当宣告。
3. 排除条件:构成累犯或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4. 诈骗案从犯作用小、处罚轻,符合实质条件且不在排除范围,有机会适用缓刑。
2025-03-21 17:22:49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诈骗案从犯若符合实质条件且不属于排除范围,有机会适用缓刑。
法律解析:
法律规定,适用缓刑需满足实质条件与排除条件。实质条件是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无再犯罪危险且宣告缓刑对居住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可宣告缓刑,不满十八周岁、怀孕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排除条件是构成累犯或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诈骗案中从犯起次要或辅助作用,处罚相对轻。若符合实质条件又不在排除范围内,就可能适用缓刑。
如果您或身边的人涉及诈骗案从犯相关法律问题,想进一步了解缓刑适用情况等法律内容,欢迎向我或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2025-03-21 16:19:18 回复
咨询我
1. 诈骗案从犯满足一定条件可适用缓刑。从犯在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处罚相对主犯轻,若同时符合实质条件且不在排除范围内,就有适用缓刑的机会。
2. 实质条件是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需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无再犯罪危险且宣告缓刑对居住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其中不满十八周岁、怀孕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宣告缓刑。
3. 排除条件是犯罪分子构成累犯或为犯罪集团首要分子时,不适用缓刑。
4. 建议从犯积极配合司法机关调查,如实供述罪行以体现悔罪表现;争取被害人谅解,降低对社区不良影响;避免再次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增加适用缓刑可能性。
2025-03-21 16:11: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