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天津法律咨询 > 塘沽区法律咨询 > 塘沽区刑事犯罪辩护法律咨询 > 过失犯罪有间接正犯情形吗
包同贺律师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过失犯罪有间接正犯情形吗

木*** 天津-塘沽区 刑事犯罪辩护咨询 2025.03.21 11:41:32 343人阅读

过失犯罪有间接正犯情形吗

其他人都在看:
塘沽区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塘沽区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间接正犯的本质是利用他人为工具实施犯罪,行为人对犯罪进程具有支配性,主观上呈现出积极追求危害结果发生的故意心态。例如,利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去实施犯罪行为,借此达成自己的犯罪目的。
(2)过失犯罪的关键在于行为人主观上的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是应当预见危害结果却未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并非积极主动地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
(3)由于二者在主观方面特征差异巨大,一个是积极故意,一个是消极过失,所以通说认为过失犯罪不存在间接正犯的情形。

提醒:
不同案件中主观方面的认定存在复杂性,若遇到类似涉及主观心态认定的法律问题,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进一步分析。

2025-03-21 17:21:18 回复
咨询我

(一)对于理解过失犯罪不存在间接正犯的情况,可从主观方面深入分析。认识到间接正犯是故意利用他人犯罪,有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心态;而过失犯罪是因疏忽或过于自信导致危害结果,非积极追求。在判断具体案件例子时,先明确行为人主观是故意还是过失,若为过失则不符合间接正犯特征。
(二)遇到相关法律问题时,若不确定是否为过失犯罪或间接正犯,可咨询专业法律人士,他们能结合具体案情准确分析。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这两条分别对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进行了定义,从主观方面区分了两者,间接说明了过失犯罪与间接正犯主观特征不符的情况。

2025-03-21 15:53:19 回复
咨询我

1.  一般认为,过失犯罪没有间接正犯。间接正犯是利用他人当工具来犯罪,行为人主导犯罪,主观多为故意,是积极追求危害结果以达成犯罪目的。

2.  过失犯罪指本应预见行为可能危害社会,却因疏忽没预见,或已预见却轻信能避免。它强调主观上的疏忽或过于自信,并非积极求危害结果。

3.  由于二者主观特征不同,通常过失犯罪不会有间接正犯情况。

2025-03-21 14:13:15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过失犯罪通常不存在间接正犯情形。
法律解析:
间接正犯是利用他人作为工具实施犯罪,行为人对犯罪起到支配作用,主观上一般是故意,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而过失犯罪是因疏忽大意没预见或已预见却轻信能避免危害结果,强调主观上的疏忽或过于自信,并非积极追求危害结果。二者主观方面特征明显不符,所以一般来说过失犯罪不存在间接正犯情形。如果您在法律概念理解、犯罪认定等方面存在疑惑,欢迎向我或其他专业法律人士咨询,我们将为您提供准确的法律分析和建议。

2025-03-21 13:57:41 回复
咨询我

1. 通说认为过失犯罪不存在间接正犯是合理的。间接正犯需利用他人作工具实施犯罪,行为人主观上多为故意,积极追求危害结果发生。而过失犯罪是因疏忽大意没预见或已预见却轻信能避免危害结果,强调主观上的疏忽或过于自信,并非积极追求。二者主观方面特征明显不符。
2. 为避免因概念混淆导致司法实践中的错误认定,司法人员需加强对间接正犯和过失犯罪概念的学习,准确把握其主观方面特征。在具体案件分析中,要结合证据,全面考察行为人的主观心态和行为方式,以确保准确判断是否构成间接正犯或过失犯罪。

2025-03-21 12:39:21 回复

对于过失犯罪属于间接正犯吗这个问题,解答如下,实务上对于间接正犯的形态,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1)利用无意识的工具。即对于被利用人欠缺犯罪构成要件所需的责任能力而加以利用的情形;2)利用善意的工具。即对于被利用人欠缺构成要件的违法意识(认识因素)而加以利用的情形;3)利用无目的而有故意的工具。即对于被利用人欠缺目的犯的必须的特别责任要件而利用;4)利用合法行为的工具。即对于他人不违法或有阻却违法性的行为而加以利用的情形;5)利用欠缺行为责任的工具。即对于他人欠缺规范要素的行为而加以利用的情形;6)利用无意识的工具。即利用他人无意识的举动的情形;7)利用不犯罪的工具。即对于他人不该当于构成要件的行为而加以利用的情形;8)利用无身份而有故意的工具。即被利用人的行为虽有故意,但欠缺属于法定构成要件的身份;9)利用有身份而无故意的工具。即利用人因欠缺某种犯罪构成要件所规定的特别身份,而导致无法亲自实施的行为,而利用有此身份的人来实施的情形。过失犯罪负刑事责任的根据行为人本来应该也能够正确地认识一定的行为与危害社会的结果之间的联系,进而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避免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但他却在自己自由意志的支配下,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利益采取了极不负责的态度,从而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危害社会的结果,因此,国家就有充分的理由要求过失犯罪的行为人对自己严重不负责任的态度支配之下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间接正犯的种类它包括以下情况:1、利用无责任能力人犯罪。例如,甲教唆15岁的乙盗窃,因为乙未到刑事责任年龄,间接正犯甲属于实行犯,即正犯(间接正犯)。2、利用他人过失或不知情的行为犯罪。如,甲医生欲杀害病人丙,将毒针交给不知情的护士乙。乙给丙注射后,致丙死亡。甲医生为间接实行犯,乙视为不知情的工具。行为并不需要仅仅以行为人自身直接的身体性行为为基础,与能够将器具和动物作为工具加以使用一样,也能够将他人作为工具实施犯罪。这种将他人作为工具加以利用,实现犯罪的情形,称为间接正犯。间接正犯在利用他人行为这一点上类似共犯,但由于缺乏共同的犯罪故意,不成立共犯,而由利用者对被利用者的行为负责。如某甲利用幼童或精神病人实施犯罪行为,应当认为是某甲单独犯罪。

对于过失犯罪是否属于间接正犯这个问题,解答如下,实务上对于间接正犯的形态,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1)利用无意识的工具。即对于被利用人欠缺犯罪构成要件所需的责任能力而加以利用的情形;2)利用善意的工具。即对于被利用人欠缺构成要件的违法意识(认识因素)而加以利用的情形;3)利用无目的而有故意的工具。即对于被利用人欠缺目的犯的必须的特别责任要件而利用;4)利用合法行为的工具。即对于他人不违法或有阻却违法性的行为而加以利用的情形;5)利用欠缺行为责任的工具。即对于他人欠缺规范要素的行为而加以利用的情形;6)利用无意识的工具。即利用他人无意识的举动的情形;7)利用不犯罪的工具。即对于他人不该当于构成要件的行为而加以利用的情形;8)利用无身份而有故意的工具。即被利用人的行为虽有故意,但欠缺属于法定构成要件的身份;9)利用有身份而无故意的工具。即利用人因欠缺某种犯罪构成要件所规定的特别身份,而导致无法亲自实施的行为,而利用有此身份的人来实施的情形。过失犯罪负刑事责任的根据行为人本来应该也能够正确地认识一定的行为与危害社会的结果之间的联系,进而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避免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但他却在自己自由意志的支配下,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利益采取了极不负责的态度,从而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危害社会的结果,因此,国家就有充分的理由要求过失犯罪的行为人对自己严重不负责任的态度支配之下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间接正犯的种类它包括以下情况:1、利用无责任能力人犯罪。例如,甲教唆15岁的乙盗窃,因为乙未到刑事责任年龄,间接正犯甲属于实行犯,即正犯(间接正犯)。2、利用他人过失或不知情的行为犯罪。如,甲医生欲杀害病人丙,将毒针交给不知情的护士乙。乙给丙注射后,致丙死亡。甲医生为间接实行犯,乙视为不知情的工具。行为并不需要仅仅以行为人自身直接的身体性行为为基础,与能够将器具和动物作为工具加以使用一样,也能够将他人作为工具实施犯罪。这种将他人作为工具加以利用,实现犯罪的情形,称为间接正犯。间接正犯在利用他人行为这一点上类似共犯,但由于缺乏共同的犯罪故意,不成立共犯,而由利用者对被利用者的行为负责。如某甲利用幼童或精神病人实施犯罪行为,应当认为是某甲单独犯罪。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刑法中过失犯罪的间接正犯是不是存在

    专业解答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刑法中过失犯罪的间接正犯是不是存在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2024.02.26 1791阅读
  • 刑法中过失犯罪的间接正犯是否存在

    专业解答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刑法中过失犯罪的间接正犯是否存在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2024.09.01 1201阅读
  • 过失犯罪能构成间接正犯么?

    专业解答过失犯是可以构成间接正犯的,因为间接正犯他的犯罪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如果是存在着一项过失犯罪,而他的犯罪条件又是符合间接正犯的犯罪构成条件的,那这种情况下过失犯罪也是可能存在着间接正犯的。

    2024.08.28 2330阅读
  • 过失犯罪不存在间接正犯吗?

    专业解答过失犯罪是存在间接正犯的,如果公民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是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范畴都是属于过失犯罪,那么因为过失犯罪的当事人在主观上没有故意的成分,所以与故意犯罪在根本上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因为过失犯罪行为本身是错误行为所以不会从轻处罚的。

    2024.08.10 1994阅读
  • 刑法中过失犯罪的间接正犯是否存在

    专业解答过失犯罪也存在着间接正犯,因为间接正犯的犯罪形态比较多,所以也得根据过失犯罪的实际情况来判断,如果当事人是利用别人的过失或者利用别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犯罪的话,这就构成了间接正犯,法律上一般是要追究间接正犯的刑事责任的。

    2024.08.28 7531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