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海南法律咨询 > 南沙群岛法律咨询 > 南沙群岛刑事自诉法律咨询 > 刑事自诉包括盗窃罪吗
包同贺律师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刑事自诉包括盗窃罪吗

胡** 海南-南沙群岛 刑事自诉咨询 2025.03.21 12:27:01 305人阅读

刑事自诉包括盗窃罪吗

其他人都在看:
南沙群岛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南沙群岛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通常,盗窃罪属于公诉案件,由公安机关负责侦查、检察院进行审查起诉。这是因为盗窃罪往往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需要国家公权力介入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2)刑事自诉案件有特定范围,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以及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被告人侵犯自身人身、财产权利应追究刑事责任,但公检机关不予追究的案件。盗窃罪一般不在此列。
(3)但存在特殊情况,当公安机关应立案却不立案,或者检察院应起诉却不起诉时,若被害人有相关证据,可提起刑事自诉。

提醒:
若遭遇盗窃,应及时报警让公安机关处理。若认为公检机关处理不当且自身有证据,可考虑提起自诉,但建议咨询律师进一步分析。

2025-03-21 16:33:07 回复
咨询我

(一)若遭遇盗窃,正常流程是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其侦查,之后由检察院审查起诉。
(二)当公安机关应立案却不立案,或者检察院应起诉却不起诉,并且被害人手中有相关证据时,被害人可以自己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条规定,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
(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2025-03-21 15:45:49 回复
咨询我

1. 盗窃罪一般是公诉案件,由公安机关侦查、检察院审查起诉,而非刑事自诉案件。

2. 刑事自诉案件包含告诉才处理案件、有证据的轻微刑事案件,以及公检不追究被告责任但被害人有证据的案件。

3. 因盗窃罪社会危害性大,需国家公权力维护秩序和公益,通常不在自诉范围内。但公检该作为却不作为,被害人有证据时可自诉。

2025-03-21 15:38:18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一般情况下盗窃罪是公诉案件,不属于刑事自诉案件,但在特定情形下,被害人有证据时可提起自诉。
法律解析:
刑事诉讼分为公诉和自诉。公诉由公安机关侦查、检察院审查起诉,而自诉需被害人自行提起。刑事自诉案件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等。盗窃罪通常社会危害性较大,需国家公权力介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所以不在刑事自诉范围内。然而,若公安机关应立案却不立案,或者检察院应起诉却不起诉,且被害人有证据,此时被害人可提起自诉。若大家在面对类似盗窃案件的诉讼问题时,情况较为复杂,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取更精准的法律建议和解决方案。

2025-03-21 13:41:42 回复
咨询我

1. 盗窃罪一般为公诉案件,由公安机关侦查、检察院审查起诉。刑事自诉案件包含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等。盗窃罪因通常社会危害性较大,需国家公权力介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所以不在刑事自诉范围内。
2. 当出现特殊情况,如公安机关应立案而不立案,或检察院应起诉而不起诉,且被害人有相关证据时,可提起自诉。
3. 建议被害人遇到盗窃情况先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配合调查。若后续发现存在应立案不立案、应起诉不起诉情况,要积极收集证据,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同时,司法机关也应严格履行职责,保障司法公平。

2025-03-21 12:37:20 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多次盗窃是指二年内盗窃三次以上的,多次盗取的无论金额多少,均应以盗窃罪追究刑事责任。以多次盗窃追究刑事责任的,只要满足缓刑的适用条件,就可以适用缓刑。即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由此可见,多次盗窃是构成盗窃罪的一种形式,多次盗窃不意味着不能适用缓刑,如多次盗窃金额属于数额巨大,依法应在三年至十年内量刑,但是被告人存在自首情节,且退赃退赔、取得谅解等,就可以在三年以下量刑,一样存在缓刑适用的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多次盗窃是指二年内盗窃三次以上的,多次盗取的无论金额多少,均应以盗窃罪追究刑事责任。以多次盗窃追究刑事责任的,只要满足缓刑的适用条件,就可以适用缓刑。即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由此可见,多次盗窃是构成盗窃罪的一种形式,多次盗窃不意味着不能适用缓刑,如多次盗窃金额属于数额巨大,依法应在三年至十年内量刑,但是被告人存在自首情节,且退赃退赔、取得谅解等,就可以在三年以下量刑,一样存在缓刑适用的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盗窃罪起诉的条件包括什么

    专业解答盗窃罪的起诉条件包括: 1.要有确实充分的犯罪事实,包括监控录像、证人证言、物证等证据。 2.被盗财物的价值需要达到法定的数额,这个数额在不同地区可能有所不同,但通常较高。 3.涉及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在公共场所扒窃等情节。 4.要明确嫌疑人的身份。

    2024.09.24 1198阅读
  • 盗窃罪追诉标准减半的情形包括哪些

    专业解答盗窃罪的追诉准则存在减半情形,主要涉及四类情况:一是有盗窃前科或近一年内有相关行政处罚的个人;二是组织未成年人进行盗窃的犯罪分子;三是在特定时期,如自然灾害期间,或针对特定弱势群体,如残疾人和老年人实施盗窃的行为;四是盗窃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在这些情况下,法律规定可将“数额较大”的标准减半,具体操作依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而定。

    2024.09.09 2044阅读
  • 盗窃罪不起诉的情况包括哪些

    专业解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公安机关在以下情况下应终止调查并发布不起诉通知书:1.嫌疑人无犯罪行为;2.行为符合《刑法》特定条款;3.犯罪情节轻微,依法不需判刑或可免除刑罚。对于盗窃罪,若财物价值不大或情节轻微,且无严重社会影响或存在从轻、减轻情节,检察院可决定不起诉。

    2024.09.06 1876阅读
  • 盗窃罪不起诉的情况包括哪些

    专业解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公安机关在以下情况下应终止调查并发布不起诉通知书:1.嫌疑人无犯罪行为;2.行为符合《刑法》特定条款;3.犯罪情节轻微,依法不需判刑或可免除刑罚。对于盗窃罪,若财物价值不大或情节轻微,且无严重社会影响或存在从轻、减轻情节,检察院可决定不起诉。

    2024.09.06 1937阅读
  • 盗窃罪不起诉的情况包括哪些

    专业解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公安机关在以下情况下应终止调查并发布不起诉通知书:1.嫌疑人无犯罪行为;2.行为符合《刑法》特定条款;3.犯罪情节轻微,依法不需判刑或可免除刑罚。对于盗窃罪,若财物价值不大或情节轻微,且无严重社会影响或存在从轻、减轻情节,检察院可决定不起诉。

    2024.09.06 1924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