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当请求确认劳动仲裁超过诉讼时效时,若对方未提出时效抗辩,法院或仲裁机构会正常审理案件,不会主动适用时效规定。
(2)若对方提出时效抗辩,需证明存在时效中断或中止情形。时效中断表现为曾向对方主张自己的权利、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等;时效中止是因不可抗力等障碍无法行使请求权。
(3)若确实已超过时效且无中断、中止情形,虽实体权利存在,但会丧失胜诉权。此时可尝试与对方协商,争取达成新的履行协议,还可收集新的关键证据,证明时效未过期。
提醒:在劳动仲裁中要留意时效问题,一旦面临对方时效抗辩,需尽快收集相关中断、中止证据。不同案情对应解决方案有别,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2025-03-21 13:39:17 回复
咨询我
(一)对方未以超过时效抗辩时,无需担忧时效问题,积极参与法院或仲裁机构的审理,正常举证、陈述主张。
(二)对方提出时效抗辩时,努力收集能证明时效中断、中止的证据。比如,找出向对方主张自己的权利的聊天记录、函件,或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的申请材料、受理回执等。
(三)若确实超过时效且无中断、中止情形,一方面主动与对方友好协商,说明情况,争取达成新的履行协议;另一方面,仔细挖掘新的关键证据,看是否能证明存在特殊情况让时效未过期。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这意味着若对方不提出时效抗辩,法院不会主动审查时效问题,仍会对案件进行审理。
2025-03-21 12:35:17 回复
咨询我
应对劳动仲裁超诉讼时效请求,可按以下做:
若对方未以超时效抗辩,法院或仲裁机构不主动适用时效规定,会继续审理。
若对方提出抗辩,你要证明有时效中断、中止情形,像主张自己的权利、遇不可抗力等。
若确超时效且无中断、中止,虽有实体权利但会失胜诉权,可协商或收集新证据争取。
2025-03-21 11:37:22 回复
咨询我
结论:请求确认劳动仲裁超过诉讼时效,对方未抗辩,法院或仲裁机构仍会审理;对方抗辩则需证明时效中断、中止。确已超时效且无中断、中止,会丧失胜诉权,可协商或收集新证据解决。
法律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规定,时效制度是为督促当事人及时行使权利。在劳动仲裁中,若对方未以超过时效抗辩,法院或仲裁机构遵循不主动适用时效规定的原则,正常审理案件。若对方提出抗辩,当事人需证明有时效中断、中止情形,像主张自己的权利、请求救济等属中断,不可抗力等导致不能行使请求权属中止。若确实超过时效且无相应情形,虽实体权利还在,但无法胜诉。这时可与对方协商,尝试达成新的履行协议,也可收集新证据证明时效未过期。如果大家在劳动仲裁时效问题上有疑惑,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2025-03-21 10:35:01 回复
咨询我
应对请求确认劳动仲裁超过诉讼时效的情况,可从三方面着手。
1. 若对方未以超过时效抗辩,法院或仲裁机构不会主动适用时效规定,案件仍会正常审理。此时应积极准备相关材料,配合庭审。
2. 若对方提出时效抗辩,需证明存在时效中断、中止情形。时效中断如曾向对方主张自己的权利、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时效中止如因不可抗力等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可收集相关证据,如协商记录、部门受理文件等。
3. 若确已超过且无中断、中止情形,虽实体权利存在但会丧失胜诉权。可尝试与对方协商,争取达成新的履行协议;也可收集新的关键证据,证明存在特殊情况使时效未过期。
2025-03-21 09:07: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