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法律分析:
(1)重大误解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这为因误解而实施行为的人提供了法律救济途径,保障其合法权益。
(2)撤销权行使期限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起九十日内,这要求当事人在发现误解后及时行动,尽快主张自己的权利。二是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若未行使撤销权则撤销权消灭,这是一个最长的时间限制。
(3)如果当事人未能在规定时间内行使撤销权,即便之后发现存在重大误解,也无法再通过法律途径撤销该民事法律行为。
提醒:
一旦怀疑存在重大误解,应尽快咨询法律专业人士,及时在九十日内主张撤销权。不同案件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以作进一步分析。
2025-03-21 12:30:31 回复
咨询我
(一)当发现基于重大误解实施了民事法律行为,要尽快收集相关证据,如合同、聊天记录、交易凭证等,证明存在重大误解情况。
(二)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或仲裁机构提交撤销该民事法律行为的申请,写清楚申请撤销的原因和事实。
(三)平时要妥善保管好各类民事活动的相关材料,便于在发生纠纷时能够及时发现重大误解情况,并在规定时间内行使权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2025-03-21 10:52:57 回复
咨询我
1. 因重大误解做了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能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
2. 撤销权要在知道或该知道撤销原因那天起九十天内行使。
3. 从民事法律行为发生起五年内没行使撤销权,撤销权就没了。所以发现重大误解要尽快在九十天内主张撤销,五年后发现也不能再行使撤销权。
2025-03-21 09:06:20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可请求撤销,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起九十日内行使撤销权,自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未行使则撤销权消灭。
法律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重大误解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可通过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设定九十日的短期期限,是促使当事人及时行使权利,维护交易稳定;五年的长期期限,是避免撤销权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比如签合同后发现重大误解,要尽快在九十日内行动,若五年都没察觉并主张,之后即便发现也无法撤销。这就提醒大家在民事活动中保持谨慎,若遇到可能因重大误解实施的行为,要尽快行动。若你在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不知如何处理,可向我或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2025-03-21 08:26:39 回复
咨询我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可撤销,但撤销权有行使期限限制。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起九十日内可行使撤销权,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未行使则撤销权消灭。
这一规定旨在督促当事人及时行使权利,维护交易秩序稳定。若因疏忽未及时发现重大误解,五年后才察觉,将丧失撤销权。
为保障自身权益,建议如下:
1. 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时保持谨慎,仔细审查相关条款与内容,避免因重大误解订立合同。
2. 一旦发现可能存在重大误解,应尽快咨询专业法律人士,在九十日内积极向法院或仲裁机构主张撤销。
3. 妥善保管交易过程中的各类证据,以便在必要时维护自身权益。
2025-03-21 07:18: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