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黑龙江法律咨询 > 大庆法律咨询 > 大庆房屋买卖法律咨询 > 借名买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借名买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刘** 黑龙江-大庆 房屋买卖咨询 2025.03.20 09:28:18 481人阅读

借名买房合同有法律效力

其他人都在看:
大庆律师 房产纠纷律师 大庆房产纠纷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借名买房合同在多数情况下是有效的。当合同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且双方意思表示真实时,就具有法律效力。像借名人无购房资格而借有资格者之名买房,此类合同通常会被认定有效。
(2)但存在一些例外情况。若借名购买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由于这类房屋有特定政策目的和供应对象,借名合同可能因损害公共利益、违反政策规定而无效。另外,借名行为存在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等情形,合同同样会无效。
(3)若合同被认定无效,房屋归属和款项返还等问题要依据法律规定和具体情况处理。

提醒:
借名买房存在诸多法律风险,尤其是涉及保障性住房借名。不同案情对应解决方案不同,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2025-03-20 13:18:04 回复
咨询我

(一)借名买房时,要确保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双方意思真实表达,比如无购房资格借名买房可操作,但要保留好相关证据,如出资证明、双方约定等。
(二)切勿借名购买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这类房屋有特殊政策和供应对象,借名合同易被认定无效。
(三)避免借名行为存在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等情况,否则合同也会无效。
(四)合同被认定无效后,要依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处理房屋归属及款项返还问题,可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025-03-20 13:14:23 回复
咨询我

1. 借名买房合同大多有效。若不违反法规、不违背公序良俗,双方意思表达真实,合同一般是有效的,像没购房资格借名买房,常被认定有效。

2. 也有无效情况。借名买保障性住房,因损害公共利益、违反政策规定,合同可能无效;存在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等情况,合同也无效。

3. 合同无效后,房屋归属和款项返还等问题,要依据法律和实际情况处理。

2025-03-20 12:36:25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借名买房合同一般有效,但借名购买保障性住房、存在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等情况时合同可能无效。
法律解析:
依据《民法典》,民事法律行为有效需满足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且双方意思表示真实。在借名买房中,若只是借名人无购房资格借有资格者之名买房,通常合同会被认定有效。然而,像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有特定政策目的和供应对象,借名购买此类房屋的合同会因损害公共利益、违反政策规定而无效;借名行为存在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情形,合同同样无效。合同被认定无效后,房屋归属及款项返还等问题要依据法律规定和具体情况处理。若您在借名买房方面存在疑惑或遇到相关法律问题,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2025-03-20 11:50:33 回复
咨询我

1. 借名买房合同一般有效,但在特定情形下无效。若合同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且双方意思表示真实,通常有效,像借名人无购房资格借有资格者之名买房,合同多会被认定有效。
2. 存在例外情况,借名购买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因其有特定政策目的和供应对象,借名合同可能因损害公共利益、违反政策规定被认定无效;借名行为若存在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等情形,合同同样无效。
3. 对于借名买房,建议借名双方签订详细书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购买保障性住房勿借名,避免合同无效带来风险。若合同被认定无效,及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依据法律规定和具体情况处理房屋归属及款项返还问题。

2025-03-20 11:03:54 回复

对于借名买房协议的效力这个问题,解答如下,前政府和银行针对首套房和二套房实行差别化的贷款政策和税收政策,首套房实行首付比例最低两成,贷款利率最低85折,按房产总价款的1%或1.5%征收契税,二套房(前套住房贷款未结清的)实行首付4成,贷款利率上浮10%,契税1%或2%。一些购房者明明名下有住宅,但为了享受首套房贷款利率和契税的优惠,就想找名下无房无贷的亲戚或朋友共同买房或者以他人的名义购房,并欲以一纸协议将名义购房人与实际出资人出资情况进行约束。借名买房签的协议既无效力又难公证。公证员指出,名义购房人与实际出资人私下签署的协议不受法律保护,也无法办理公证。根据我国《物权法》规定,房地产权属以不动产登记为准,房产登记在谁的名下,谁就是房屋的所有权人。当事人为了享受贷款利率优惠、规避国家税收政策签署的“隐名购房协议”因为违反法律规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属于无效合同,我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明确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且,我国《物权法》规定了“善意取得”制度,即使有私下签署的“隐名购房协议”,名义产权人也完全可以自行将房产抵押或转卖给第三人,而无需征得实际出资人的同意。只要第三人支付合理价款并已办理完毕房产过户手续的,那么善意第三人就取得了房屋所有权,房产的实际出资人只能要求名义产权人赔偿损失,无权要求追回房屋。此时如果名义产权人转移资产,那么实际出资人就将面临房钱两空的困境。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借名买房是指房屋的实际出资人借用他人名义购房,并以他人名义取得登记房屋权属证书的行为。实践中,当事人可能会基于限购、限贷、转移财产或逃避债务及其他目的而借用他人名义买房。借名买房是实际出资人与出名人之间就借名买房达成的协议,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体现。根据民法中意思自治原则和契约自由原则,只要没有出现《民法通则》《合同法》等法律中规定的合同无效的情形,借名买房应是有效的。北京市高级人民于2010年12月22日印发的《关于审理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试行)》第15条规定:“当事人约定一方以他人名义购买房屋,并将房屋登记在他人名下,借名人实际享有房屋权益,借名人依据合同约定要求登记人(出名人)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的,可予支持。但是,该房屋因登记人的债权人查封或其他原因依法不能办理转移登记,或者涉及善意交易第三人利益的除外。当事人一方提供证据证明其对房屋的购买确实存在出资关系,但不足以证明双方之间存在借名登记的约定,其主张确认房屋归其所有或要求登记人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的,不予支持;其向登记人另行主张出资债权的,应当根据出资的性质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处理。”因此,借名买房协议在不违反法律或者政策性规定的情况下,一般认定为有效。但如果当事人之间通过借名买房规避法律、政策的,不仅是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也是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应属无效。前述《意见(试行)》第16条规定:“借名人违反相关政策、法规的规定,借名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等政策性保障住房,并登记在他人名下,借名人主张确认房屋归其所有或者依据双方之间的约定要求登记人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的,一般不予支持。”据此,李某与白某之间达成的借名买房协议违反限购政策,应属无效,李某无权要求白某办理过户手续。此纠纷中,李某虽然无权要求白某办理过户手续,但协议无效的后果是双方互相返还。因此,李某有权要求白某返还其为购买房屋支付的各项费用。同时,对于合同无效,双方均有过错,对因合同无效给李某造成损失,李某有权要求白某予以赔偿。此纠纷中的主要损失是房屋增值但因借名买房协议无效而给李某造成的损失,对此,李某有权要求白某按照过错程度向其支付房屋增值差价作为损失补偿。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房屋买卖合同终止协议没有甲方签名有没有法律效力

    专业解答关于房屋买卖合同终止协议的效力问题在签署房产购置合同时,若有一方并未实施亲笔签署手续,那么这份合约将被判定为无效;反之,如果签约人虽然没有亲自签名,但是已经通过加盖公章来表明合同意向,此时该份购房合同依然具备合法效力。

    2024.10.15 1614阅读
  • 借名贷款的法律效力有多大规定

    专业解答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金融监管规定,借名贷款的行为是严重违规的,且没有法律效力。在借名贷款中,名义借款人并非实际用款人,这使得贷款合同存在效力漏洞,从法律角度来看,这种行为会对金融秩序和金融机构的利益产生负面影响。在实践中,名义借款人和出借人之间的协议通常是虚假的意思表示,应被判定为无效。总之,借名贷款存在诸多问题,是不合法的。

    2024.10.11 1546阅读
  • 借名贷款的法律效力有哪些规定

    专业解答借名贷款的法律风险较高,通常会被视为无效交易。毕竟实际贷款方与名义借款人不同,后者未实际使用贷款,这有违借款合同的目的。在借名贷款中,名义借款人和放贷人的协议通常是虚构的,应判定无效。而实际贷款使用者和放贷人的法律关系,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证据来分析其有效性和责任。

    2024.10.10 1192阅读
  • 借名贷款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专业解答他人名义借贷风险大,实际借款人和名义借款人通常不是同一个人。如果出借人知道这一点还放款,借贷协议可能被判无效,因为这违背了诚信原则和金融监管规定。这种行为潜在风险极高,要谨慎对待。

    2024.09.17 2031阅读
  • 借名贷款的法律效力是什么意思

    专业解答借名贷款,简单来说就是有人因为某些特殊原因,不能用自己的名义去贷款,就找别人来帮忙。这贷款的法律效力,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要是出借人知道这借款的用途不合法,或者违反了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那这个借名贷款可能就会无效。

    2024.09.17 1421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房产纠纷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