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山西法律咨询 > 朔州法律咨询 > 朔州强制措施法律咨询 > 监视居住转刑事拘留如何办理
包同贺律师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监视居住转刑事拘留如何办理

田* 山西-朔州 强制措施咨询 2025.03.20 05:32:32 492人阅读

监视居住刑事拘留如何办理

其他人都在看:
朔州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朔州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结论:
监视居住转刑事拘留需被监视居住人违反规定且情节严重等法定情形,办理时要经审批、执行等系列流程。
法律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当被监视居住人违反相关规定且情节严重需逮捕时,可先行拘留。公安机关办理时,首先要填写呈请拘留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签发拘留证。执行拘留时,需出示拘留证,让被拘留人签名、捺指印,若其拒绝则在拘留证注明。拘留后要立即送看守所羁押,不超过二十四小时。除特定情况外,要在二十四小时内通知被拘留人家属。整个流程严格规范,保障了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若你在刑事诉讼方面遇到此类复杂问题,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取准确的法律建议和帮助。

2025-03-20 11:51:10 回复
咨询我

1. 监视居住转刑事拘留有法定情形,被监视居住人违规且情节严重可逮捕,需逮捕的可先行拘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2. 办理时,公安机关先填呈请拘留报告书,经县级以上负责人批准后签发拘留证。

3. 执行拘留要出示拘留证,让被拘留人签名、捺指印,拒绝的要注明。

4. 拘留后应立即送看守所,最迟不超24小时,除特殊情况,要在24小时内通知家属。

2025-03-20 10:11:44 回复
咨询我

1. 监视居住转刑事拘留需满足法定条件,当被监视居住人违反规定且情节严重可逮捕,需逮捕时可先行拘留。这是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维护法律秩序的必要措施,能防止犯罪嫌疑人继续危害社会或干扰案件侦查。
2. 办理流程方面,公安机关要先填呈请拘留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拘留证。执行时必须出示拘留证,让被拘留人签名、捺指印,拒绝则注明。拘留后应立即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超二十四小时。除特殊情况,要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内通知家属。
3. 建议公安机关严格审查监视居住转刑事拘留的条件,确保符合法律规定。执行过程中规范操作,保障被拘留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通知家属,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同时,加强对执行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法律意识和业务水平。

2025-03-20 08:53:23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监视居住转刑事拘留有法定条件,被监视居住人违反规定且情节严重,需逮捕时可先行拘留。这体现了法律对强制措施转换的严谨规定,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
(2)办理程序严格。公安机关先填写呈请拘留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签发拘留证,确保拘留行为有合法依据。
(3)执行拘留有规范流程。必须出示拘留证,要求被拘留人签名、捺指印,若拒绝需注明。拘留后及时送看守所羁押,原则上不超二十四小时,还需按规定通知家属,保障被拘留人的合法权益。

提醒:
监视居住转刑事拘留程序严格,当事人及家属应了解自身权利,若遇到相关情况,建议咨询以获得准确法律分析。

2025-03-20 07:17:50 回复
咨询我

(一)若要将监视居住转为刑事拘留,需确认被监视居住人存在违反规定且情节严重等符合法定的情形,以确定有转为刑事拘留的必要性。
(二)公安机关办理时,要先填写呈请拘留报告书,然后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待批准后签发拘留证。
(三)执行拘留时,执行人员必须向被拘留人出示拘留证,并让其在拘留证上签名、捺指印;若被拘留人拒绝,执行人员要在拘留证上注明情况。
(四)拘留后,要马上将被拘留人送往看守所羁押,时间上至迟不能超过二十四小时。
(五)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外,要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 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2025-03-20 06:20:39 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监视居住跟刑事拘留两者都是刑事强制措施。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在侦查案件时,对犯罪嫌疑人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一般不超过七天,对于三类情形的可以延长至三十天,需要继续羁押的,须报请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而监视居住是对不需要的采取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采取限制其出入居住场所的强制措施,其通信、会见均会受到限制,并需遵守一定的义务,监视居住最长不超过六个月。一般来说,必须先有刑事拘留,才会谈到监视居住和取保候审。至于严重性,一直被拘留的会更严重些,但也有例外,如犯罪嫌疑人具有重大疾病或怀孕,一般是先予以取保候审,如无法满足取保条件又不能拘留的,也会给予监视居住。总而言之,严重性是根据案件和犯罪嫌疑人具体情况来判断的,不能根据采取的强制措施来判断。解除监视居住的情形1、人民、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监视居住。解除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2、监视居住期限届满或者发现不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应当解除或者撤销监视居住。3、解除或者撤销监视居住,应当由办案人员提出意见,部门负责人审核,检察长决定。4、解除或者撤销监视居住的决定应当通知执行机关,并将解除或者撤销监视居住的决定书送达犯罪嫌疑人。5、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律师及其他辩护人认为监视居住超过法定期限,向人民检察院提出解除监视居住要求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七日以内审查决定。经审查认为超过法定期限的,经检察长批准后,解除监视居住;经审查未超过法定期限的,书面答复申请人。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监视居住期间又犯罪被刑事拘留一般多久

    专业解答在实施监视居住措施的过程中,倘若犯罪嫌疑人再度触犯刑法且被处以刑事拘留,那么他所应承受的刑罚时长将会根据新的罪行严重性以及法律条款而定,并不直接与其在监视居住期间的期限相挂钩。通常情况下,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为37日,然而这仅仅是在侦查阶段的暂时羁押,随后有可能转为逮捕或者释放。至于对新罪行的审判,法院将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审理裁决。

    2024.10.25 1084阅读
  • 监视居住后还能拘留吗

    专业解答监视居住并不是一种永久性的法律措施。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仍有可能被拘留。比如,被判定为监视居住的违法者或被告人,如果违反了相关规定,情节严重,或者在执行监视居住期间又发现了新的犯罪行为等,都可能会被处以更严厉的拘留处罚。

    2024.10.24 1555阅读
  • 监视居住后可以刑事拘留吗

    专业解答监控居留乃是刑事司法程序中一项重要的强制性措施,其主要运用于那些极有可能被法院判处管制、拘役或单独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以及针对一些患有严重病症以致日常生活无法自理者、正处于孕期且尚需哺育婴儿的母亲等特定人群。在实施监控居留的过程中,若发现相关人员存在逃避侦查、销毁证据等违法行为,公安部门有权依据法律规定对其实施刑事拘留。

    2024.10.23 1366阅读
  • 刑事拘留能从监视居住算吗

    专业解答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刑事拘留与监视居住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强制性措施,两者互不相干且无法互相抵消。前者要求对嫌疑人进行羁押,通常在看守所执行;后者则允许嫌疑人在家属陪同下,于家中或特定场所内遵守相关监管规定。根据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明确规定,对于上述两种强制措加以施时限均需单独计算,故在实施刑事拘留的过程中,不得从监视居住的时间中予以扣除。

    2024.10.23 1448阅读
  • 监视居住不能刑事拘留吗

    专业解答监视居住措施乃是一项坚实有力的刑事强制手段,其履行对象主要围绕那些可能被判定为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属刑法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同时也涵盖了那些身患严重疾病而导致生活无法自理,或是孕妇及正在哺乳自身婴幼儿的妇女人群。在执行监视居住之规定过程中,嫌疑人士或被告人的个人行动势必受到一定制约,然而,他们仍然具备在居所或其他授权地点自由居住的权益。

    2024.10.22 1963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