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结论:
未到租赁期限提前解除合同一般属违约,需担责,责任依约定和实际情况定;有法定解除情形可不担责。
法律解析: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租赁合同履行中未到期限提前解约,若无法定情形就是违约。有明确违约约定的,违约方按约付违约金,若违约金与实际损失差距大,当事人可请求调整。没约定的,违约方要赔偿守约方直接和可得利益损失,像重新找房费用、租金差价等。但如果是因不可抗力等法定情形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而提前解约,不用担责。若你在租赁中遇到提前解约相关法律问题,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2025-03-18 21:03:05 回复
咨询我
1. 提前解除未到期租赁合同属违约,要担责,具体担责方式看合同约定与实际情况。
2. 合同有提前解约违约责任约定,违约方按约定付违约金;若违约金与损失差距大,当事人可让法院或仲裁机构调整。
3. 无约定时,违约方赔偿守约方损失,含直接和可得利益损失,像找房费用、租金差价。
4. 遇法定解除情形,如不可抗力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提前解约不担责。
2025-03-18 20:10:22 回复
咨询我
1. 未到租赁期限提前解除合同一般属违约,要承担违约责任,具体方式根据合同约定和实际情况确定。
2. 若合同明确约定提前解约违约责任,违约方按约定支付违约金。当约定违约金与实际损失差距较大时,当事人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调整。
3. 若合同无相关约定,违约方需赔偿守约方直接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像重新找房费用、租金差价损失等。
4. 存在法定解除情形,如因不可抗力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提前解约无需担责。
建议在签订租赁合同时明确提前解约违约责任,遇到问题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通过法律途径处理。违约方要积极采取措施减少对方损失,守约方也应防止损失扩大。
2025-03-18 19:17:04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未到租赁期限提前解除合同一般属于违约行为,要承担违约责任。其责任承担方式由合同约定和实际情况决定。
(2)当合同有提前解约违约责任的明确约定时,违约方需按约定支付违约金。若约定违约金与实际损失差异大,当事人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调整。
(3)若合同无相关约定,违约方要赔偿守约方因提前解约遭受的损失,涵盖直接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像重新找房费用、租金差价损失等。
(4)存在法定解除情形,如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提前解约无需担责。
提醒:
签订租赁合同时应明确提前解约违约责任,遇到提前解约纠纷,不同案情解决方案不同,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2025-03-18 17:41:18 回复
咨询我
(一)当合同有提前解约违约责任约定时,违约方按约定支付违约金。若觉得违约金与实际损失差距大,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调整。比如觉得约定违约金过低,可申请增加。
(二)合同无相关约定,违约方要赔偿守约方直接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像重新找房费用、租金差价等。
(三)存在法定解除情形,如因不可抗力无法实现合同目的,提前解约不用担责。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2025-03-18 16:21: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