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一)婚姻场景:要避免出现重婚情况,不与有禁止结婚亲属关系的人结婚,达到法定婚龄后再结婚,这样能防止婚姻无效。
(二)合同场景:签订合同时,确认双方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要真实,不虚假;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不与对方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025-03-18 16:36:12 回复
咨询我
不同法律场景下,无效情形有别:
1. 婚姻无效情形:重婚、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未达法定婚龄的婚姻无效。
2. 合同无效情形: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以虚假意思表示实施的、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除非该规定不影响效力)、违背公序良俗的、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如需其他法律无效情形,可补充信息。
2025-03-18 16:11:19 回复
咨询我
结论:不同法律场景有不同无效情形,婚姻中重婚、有禁止结婚亲属关系、未到法定婚龄的婚姻无效;合同中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虚假意思表示、违反法律强制规定(特定情况除外)、违背公序良俗、恶意串通损害他人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法律解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和合同在无效认定上有不同标准。婚姻是人生大事,重婚违背了一夫一妻制,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可能影响后代健康,未到法定婚龄当事人可能缺乏足够心智承担婚姻责任,所以这些婚姻无效。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法准确表达意志和承担责任;虚假意思表示并非真实意愿;违反法律强制规定和公序良俗破坏了社会秩序和基本准则;恶意串通损害他人权益违背公平原则,因此这些合同相关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如果大家在婚姻或合同等法律事务中遇到类似情况,不确定是否无效,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我也能为你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
2025-03-18 15:31:57 回复
咨询我
不同法律场景下的无效情形差异明显。婚姻中,重婚、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以及未到法定婚龄的婚姻无效,这是为保障婚姻制度的严肃性和社会伦理道德。合同领域,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以虚假意思表示实施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除非该规定不导致行为无效)、违背公序良俗的以及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目的是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正义。
为避免法律行为无效带来的不良后果,相关建议如下:
1. 在婚姻缔结前,双方应确认自身婚姻状况、亲属关系和年龄是否符合法律要求。
2. 签订合同前,了解合同双方的民事行为能力,确保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不损害他人权益。
3. 必要时可咨询专业法律人士,以保障法律行为的有效性。
2025-03-18 15:24:37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婚姻无效情形:重婚、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以及未到法定婚龄的婚姻,会被认定为无效。这体现了法律对婚姻秩序、伦理道德和当事人权益的维护。
(2)合同无效情形: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因为其不具备相应的认知和决策能力;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这避免了虚假交易损害他人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存在除外情况;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基本道德准则;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防止不正当行为损害他人权益。
提醒:
在婚姻和合同事务中,要确保符合法律规定,避免出现无效情形。不同案情可能有不同法律适用,建议咨询以获得准确分析。
2025-03-18 14:50: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