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广东法律咨询 > 清远法律咨询 > 清远维权技巧法律咨询 > 强拆损毁财产是否犯罪

强拆损毁财产是否犯罪

陈* 广东-清远 维权技巧咨询 2025.03.18 05:24:17 340人阅读

强拆损毁财产是否犯罪

其他人都在看:
清远律师 征地拆迁律师 清远征地拆迁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一)行政机关依法按程序强拆并合理损毁财产,不构成犯罪;未遵循法定程序强拆,如未作责令限期拆除决定、未公告、未催告等,可能涉嫌滥用职权罪。所以行政机关应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强拆工作,确保每一步都有合法依据。
(二)非行政机关主体未经同意强拆他人房屋、损毁财产,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可能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非行政机关不得擅自进行强拆行为,避免触及法律红线。
(三)遭遇违法强拆,当事人要及时收集证据维权,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5-03-18 10:30:08 回复
咨询我

1. 强拆损毁财产是否犯罪分情况。行政机关依法定程序强拆,合理损毁财产不犯罪;若未按程序,如未作决定、公告、催告等,可能涉嫌滥用职权罪。
2. 非行政机关主体未经同意强拆,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可能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财物价值5000元以上、毁坏3次以上等应追刑责。
3. 遭遇违法强拆,当事人可收集证据维权,追究相关人法律责任。

2025-03-18 09:48:22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强拆损毁财产是否构成犯罪要分情况,行政机关依法定程序强拆致合理财产损毁不构成犯罪,未遵循法定程序可能涉嫌滥用职权罪;非行政机关主体未经同意强拆且数额较大或有严重情节,可能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法律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相关法律,行政机关按法定程序强拆造成合理财产损毁,是依法履行职责的表现,不构成犯罪。但如果未履行责令限期拆除决定、公告、催告等法定程序就强拆,这属于滥用职权的行为,可能涉嫌滥用职权罪。而非行政机关主体,未经他人同意强行拆除房屋、损毁财产,达到价值5000元以上,或毁坏公私财物3次以上等标准,就可能触犯故意毁坏财物罪。当遭遇违法强拆时,当事人可收集证据维权并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若您在生活中遇到强拆相关法律问题,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03-18 08:06:14 回复
咨询我

强拆损毁财产是否构成犯罪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行政机关按法定程序强拆,采取必要措施造成合理财产损毁不构成犯罪;但未遵循法定程序,像未作责令限期拆除决定、未公告、未催告就强拆,可能涉嫌滥用职权罪。非行政机关主体未经同意强拆他人房屋、损毁财产,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可能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如故意毁坏公私财物价值5000元以上,或毁坏公私财物3次以上等情形应追诉刑事责任。
解决措施和建议如下:
1. 行政机关应严格遵循法定程序进行强拆,避免因程序瑕疵涉嫌犯罪。
2. 非行政机关不得擅自强拆他人房屋和损毁财产,否则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3. 当事人遭遇违法强拆,要及时收集证据,通过法律途径维权,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

2025-03-18 07:05:09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行政机关依法定程序强拆,采取必要措施致财产合理损毁,不构成犯罪。例如严格按流程操作,对强拆可能造成的合理损失有预见和规划。
(2)行政机关若未遵循法定程序,如未作责令限期拆除决定、未公告、未催告就强拆,可能涉嫌滥用职权罪。这种行为违反了行政程序规定,损害了当事人权益。
(3)非行政机关主体,未经同意强拆他人房屋、损毁财产,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可能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比如符合价值5000元以上或毁坏3次以上等追诉情形。
(4)遭遇违法强拆,当事人可收集证据维权,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

提醒:
遭遇强拆时要冷静收集证据,若不确定是否违法或不知如何维权,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进一步分析。

2025-03-18 06:24:58 回复

【案情】5月29日,执法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唐某限期将其违章房屋自行拆除。行政复议期间,在既未催告、公告,也未通知行政相对人到场的情况下,执法机关将违章房屋。后该行为被确认为违法。【评析】违法违章建筑对建筑材料造成毁损是否应当赔偿?一种意见认为,违章建筑本身不具有合法属性,执法机关依职权没有损害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故不应当赔偿。笔者认为,法定程序是行政法的重要原则,未经法定告知程序,剥夺了相对人自行救济的权利,导致建筑材料损失扩大的,应当予以赔偿。1.理清违法形态、违章建筑与建筑材料三者之间的关系。违章建筑的目的在于促使相对人履行法律义务,消除违法状态,但其却不产生剥夺他人享有合法物权的法律效果。违章建筑本身是由具有一定价值的建筑材料构成,是违法状态的物化,违章建筑形态的违法性并不能排除建筑材料的合法性,即违章建筑的违法状态并不妨碍相对人对建筑材料享有所有权。2.违法拆除剥夺了相对人的自行救济权。表面上看,违法拆除与合法拆除违章建筑的结果相同,但程序正义对规范行政行为和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意义重大,因此,对二者法律后果应当存在差异。在程序合法的情况下,相对人不在规定的期限内予以拆除,应视为放弃建筑材料的所有权,对建筑材料的毁损不应承担赔偿责任;在违法拆除的情况下,建筑物违章状态不确定或虽然违章状态确定,但相对人可自行拆除以最大限度保护自己对建筑材料享有的物权价值,剥夺了相对人自行拆除权,则应给予适当赔偿。3.赔偿应限定在建筑材料可能减少的合理损失范围内。的赔偿应与其过错相适应,但是违章拆除造成损失的根本原因却在于相对人的违法行为,因此,赔偿范围仅限于理论上可救济的范围,即相对人通过自行拆除可以减少的损失。对于与建筑物融为一体、可分性不强的建筑材料,无论由谁拆除,均会导致该部分建筑材料的毁损,此类建筑材料不在赔偿范畴之内;对于虽依附于违章建筑但具有性、可分性的,且拆除后价值减损较小的建筑材料,如门窗等,若未尽到合理注意义务造成建筑材料价值损失的,应当予以赔偿。

【案情】5月29日,执法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唐某限期将其违章房屋自行拆除。行政复议期间,在既未催告、公告,也未通知行政相对人到场的情况下,执法机关将违章房屋。后该行为被确认为违法。【评析】违法违章建筑对建筑材料造成毁损是否应当赔偿?一种意见认为,违章建筑本身不具有合法属性,执法机关依职权没有损害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故不应当赔偿。笔者认为,法定程序是行政法的重要原则,未经法定告知程序,剥夺了相对人自行救济的权利,导致建筑材料损失扩大的,应当予以赔偿。1.理清违法形态、违章建筑与建筑材料三者之间的关系。违章建筑的目的在于促使相对人履行法律义务,消除违法状态,但其却不产生剥夺他人享有合法物权的法律效果。违章建筑本身是由具有一定价值的建筑材料构成,是违法状态的物化,违章建筑形态的违法性并不能排除建筑材料的合法性,即违章建筑的违法状态并不妨碍相对人对建筑材料享有所有权。2.违法拆除剥夺了相对人的自行救济权。表面上看,违法拆除与合法拆除违章建筑的结果相同,但程序正义对规范行政行为和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意义重大,因此,对二者法律后果应当存在差异。在程序合法的情况下,相对人不在规定的期限内予以拆除,应视为放弃建筑材料的所有权,对建筑材料的毁损不应承担赔偿责任;在违法拆除的情况下,建筑物违章状态不确定或虽然违章状态确定,但相对人可自行拆除以最大限度保护自己对建筑材料享有的物权价值,剥夺了相对人自行拆除权,则应给予适当赔偿。3.赔偿应限定在建筑材料可能减少的合理损失范围内。的赔偿应与其过错相适应,但是违章拆除造成损失的根本原因却在于相对人的违法行为,因此,赔偿范围仅限于理论上可救济的范围,即相对人通过自行拆除可以减少的损失。对于与建筑物融为一体、可分性不强的建筑材料,无论由谁拆除,均会导致该部分建筑材料的毁损,此类建筑材料不在赔偿范畴之内;对于虽依附于违章建筑但具有性、可分性的,且拆除后价值减损较小的建筑材料,如门窗等,若未尽到合理注意义务造成建筑材料价值损失的,应当予以赔偿。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强拆损坏他人财物算犯法吗?

    专业解答强拆损坏他人财物算犯法的,对于强行拆迁故意毁坏财物只要情节严重的就会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一般数额较大的就会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数额巨大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2024.09.03 3460阅读
  • 强行拆迁故意毁坏财物构成犯罪吗?

    专业解答强行拆迁故意毁坏财物只要情节严重的就会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一般数额较大的就会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如果造成数额巨大而且情节比较严重的,一般就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2024.09.08 3640阅读
  • 强拆损毁财产是否犯罪

    律师解析 强拆损毁财产达到《刑法》第275条故意毁坏财物罪中设定的“数额较大”这一条件是犯罪。

    2025.01.20 1232阅读
  • 强拆损毁财产是不是犯罪

    律师解析 强拆损毁财产的行为有可能构成犯罪。如果行为人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如果故意毁坏的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应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4.10.28 881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征地拆迁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