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员工日常有拒绝加班的权利,因为加班需用人单位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一致。
(二)特殊情形下员工不能拒绝加班,像发生自然灾害等威胁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紧急处理,以及生产设备等公共设施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需及时抢修。
(三)若用人单位强迫加班,员工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维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限制:
(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
(二)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1. 一般来说,员工有权拒绝加班。因为法律规定,单位因生产经营要加班,得和工会、员工协商,即加班要双方同意,员工能拒绝。
2. 但特殊情况员工不能拒绝,像发生灾害、事故威胁生命财产安全需紧急处理,或设备、线路、设施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要及时抢修。
3. 要是单位违规强迫加班,员工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保障自身权益。
结论:
通常员工有权拒绝加班,特殊情形下不能拒绝,单位违规强迫加班员工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维权。
法律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延长工作时间,要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即加班需双方达成一致,所以一般情况下员工有权拒绝。但在特殊情形下,如发生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紧急处理的情况,以及生产设备等公共设施出现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时,员工不能拒绝加班。若用人单位违反规定强迫员工加班,这侵害了员工的合法权益,员工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来维护自身权益。如果您在工作中遇到加班相关的法律问题,欢迎向我或专业法律人士咨询,我们会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
员工一般有权拒绝加班。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延长工作时间,要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这体现了加班需双方协商一致,员工有拒绝的权利。
但在特殊情形下员工不能拒绝,如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等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紧急处理,以及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
若用人单位违反规定强迫加班,员工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维护自身权益。建议员工增强法律意识,了解自身权益,遇到强迫加班情况及时留存证据;用人单位应依法依规安排工作,确需加班的严格履行协商程序,保障员工合法权益。
专业解答除非出现重大突发事件或者紧急任务的情况下,公司强制安排员工执行额外工作,否则员工享有合法权利拒绝执行。在这个前提之下,员工若拒绝加班并不构成任何违法行为。然而,向所有员工发布加班通知时,企业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协商,如果员工对此表示反对,那么公司便没有权力强制其参与加班。只有在员工自愿同意的情况下,企业才能安排其加班,并且加班时间也应受到相应的限制。
专业解答根据相关法律条文,雇主如果提出强制性加班的要求,员工有权予以拒绝。其中包括我国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等多部重要法律法规均对劳动者加班事宜做出了明确规定:仅当工作确实基于需要,且经过工会组织与劳动者的友好协商同意后,并且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条件的基础之上,才可适度的延长工作时间(即所谓的加班)。
专业解答企业请求员工加班需基于生产经营需求,经工会和劳工协商同意。员工有权拒绝,但遇自然灾害、设备故障等紧急情况或法定延长工作时间情形,员工无拒权。怀孕七个月以上或哺乳期女性员工始终有权拒绝加班。
专业解答中国劳动法规定,企业须经员工同意才能安排加班,且加班需符合法定时长。员工有权反对,强制超额加班属违法行为。员工拒绝非法加班并不构成解雇理由,任何以此为由解雇员工的行为皆属违法。
专业解答企业要求员工加班需基于运营需求和协商同意,员工有权拒绝,但遇紧急情况如自然灾害、设备故障或法律规定特殊情形时,劳动者必须服从。对于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怀孕7个月以上,哺乳婴儿不满1岁),无论何时有权拒绝加班。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