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广西法律咨询 > 河池法律咨询 > 河池合同纠纷法律咨询 > 合同诈骗的定性标准是什么

合同诈骗的定性标准是什么

田* 广西-河池 合同纠纷咨询 2025.03.15 17:06:25 473人阅读

合同诈骗的定性标准是什么

其他人都在看:
河池律师 合同事务律师 河池合同事务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1. 合同诈骗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主观上是故意且有非法占有目的。
2. 客观行为有:用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合同;用假票据或产权证明担保;无履行能力先小额履行诱骗对方;收财物后逃匿等。
3. 数额较大才构成犯罪,侵害经济合同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权。
4. 遇合同诈骗,可收集证据报案,追究刑责挽回损失。

2025-03-15 22:48:30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合同诈骗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主观需故意且有非法占有目的,客观上有多种欺诈行为,数额较大才构成犯罪,遭遇可收集证据报案。
法律解析:
合同诈骗在法律上有明确的界定。主体方面涵盖自然人和单位,主观上是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客观表现多样,比如用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合同、用虚假票据或产权证明作担保等。只有诈骗数额达到较大标准,才构成合同诈骗犯罪,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公私财产所有权,还破坏了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若在合同签订和履行中怀疑遭遇诈骗,应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这样既能追究诈骗者的刑事责任,也可能挽回自身损失。如果对合同诈骗相关法律问题存在疑惑,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准确维护自身权益。

2025-03-15 22:45:07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合同诈骗的主体范围广泛,自然人和单位都可能成为实施者,这意味着在各类商业活动和日常交易中,都需警惕来自不同主体的诈骗风险。
(2)主观故意且具非法占有目的是合同诈骗的关键特征。这表明诈骗者从一开始就有不良企图,并非因意外或疏忽导致合同问题。
(3)客观行为方式多样,如虚构单位、冒用名义、使用虚假担保、诱骗继续履行合同、收受财物后逃匿等。这些行为手段隐蔽,让受害者难以察觉。
(4)合同诈骗不仅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还破坏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其后果不仅是个人财产损失,还会影响市场的正常运行。

提醒:
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要仔细核实对方身份和相关证明文件。若怀疑遭遇合同诈骗,及时收集证据并报案。不同案件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以获取精准分析。

2025-03-15 21:17:35 回复
咨询我

(一)在合同签订前,仔细核实对方身份信息和单位真实性,可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渠道核查。
(二)审查对方提供的担保物和产权证明的真实性,必要时可进行专业鉴定。
(三)关注对方的履行能力和过往商业信誉,若对方先履行小额合同后诱导签订大额合同要谨慎。
(四)一旦发现对方有收受财物后逃匿等异常行为,及时收集合同、协商记录、付款凭证等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2025-03-15 19:28:23 回复
咨询我

合同诈骗需主体为一般主体,涵盖自然人和单位,主观故意且具非法占有目的。客观上,在签合同与履行合同期间有多种行为,如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约、用虚假票据或产权证明担保、无实际履约能力诱骗对方、收受财物后逃匿等,且数额较大才构成犯罪。其侵害国家经济合同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

应对合同诈骗可采取如下措施:
1. 提高防范意识,签订合同前仔细审查对方主体资格、信誉状况等。
2. 保管好合同及相关交易记录、协商信息等证据,以便在发生问题时有据可查。
3. 若遭遇合同诈骗,第一时间收集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诈骗者刑事责任,同时通过法律途径挽回自身损失。

2025-03-15 18:45:11 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在《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颁行之前,对诈骗贷款罪的处理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司法实践中对于比较严重的诈骗贷款的行为,只能依照刑法中规定的诈骗罪论处。《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特别是修订后刑法单独规定了贷款诈骗罪,突出了这种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规定了的刑罚,使诈骗贷款的行为得到应有的制裁。贷款诈骗罪与诈骗罪是特别犯罪与普通犯罪的关系。两者区分的显著特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侵犯客体不同。贷款诈骗罪不但侵害了公共财产的所有权,而且破坏了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仅限于公私财产的所有权。2.犯罪对象不同。贷款诈骗罪的犯罪对象是特定的,只限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而一般意义上的诈骗罪侵犯的对象是不特定的,包括所有公私财产,范围更为广泛。3.客观行为方面的表现不同。贷款诈骗罪的行为人在使用欺骗手段时,经常会编造一些按照通常的经验和法律规定能够取得贷款的有关生产或者经营方面的事由,如刑法第193条规定的五种情形而刑法第226条规定的诈骗罪,对于犯罪的客观行为表现没有限制性的规定。4.主观目的不同。贷款诈骗罪的主观目的是非法占有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而诈骗罪的主观目的则是非法占有法律加以特殊保护的公私财产(如集资款、贷款、保险费等等)以外的其他财产。5.在刑罚处罚上二者也有区别。诈骗贷款罪在处罚上注重从经济上打击犯罪,因而在每一个自由刑的量刑幅度内,都规定有比较严厉的罚金刑,这一点也不同于一般诈骗罪的立法。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合同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标准是什么

    专业解答合同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素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组成:首先,作为行为主体的自然人或法人组织应具备相应的刑事责任能力;其次,其行为方式需以虚构事实、掩盖真相为手段,以此诱使另一方当事人在签订及履行合同时支付其款项;再次,该种行为必须出于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确知道自己的行为将会导致对方当事人财产损失,但仍抱持着希望或放任这种情况发生的心态;最后,从客观角度来看,行为人的行为确实给对方当事人带来了实际的财产损失,且损失金额达到一定程度,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

    2024.10.25 1701阅读
  • 合同诈骗罪的数额较大标准是怎样的

    专业解答在合同诈骗罪中,关于数额较大的认定标准一般情况下是以诈骗金额超过三万元且不超过十万元作为衡量依据。显然,此数额便是我们用以确定合同诈骗罪是否构成犯罪的基本前提条件。倘若所涉及到的诈骗金额并未超出这个范畴,那么该行为便未必会被认定属于"数额较大",进而对其刑事责任的具体判定产生相应影响。

    2024.10.25 1589阅读
  • 工程合同诈骗罪立案标准如何确定

    专业解答作为合同诈骗罪的一个特殊表现形式,工程合同诈骗罪的刑事立案标准主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相关规定执行。如在签订、履行工程合同时,实施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之行为,从而使对方当事人陷入错误认识并交付财物,且涉案金额已达到法律规定的“较大”或具有其他恶劣情节时,便可依法进行刑事立案侦查。

    2024.10.25 1808阅读
  • 合同诈骗罪安徽标准是什么

    专业解答关于合同诈骗罪的法律规定,其在全国范围内都是统一适用的,并不因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明确规定,所谓的合同诈骗罪,是指那些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利用虚假事实或故意隐瞒真相等欺诈手段,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从对方当事人手中获取大量财物的犯罪行为。其中,“数额较大”通常是指诈骗公私财物的价值在人民币三万元到十万元之间。

    2024.10.25 1924阅读
  • 合同诈骗罪的最高立案标准如何判定

    专业解答在界定合同诈骗罪的最高立案标准时,往往需要权衡诈骗金额的大小以及情节的轻重程度。一旦诈骗数额触及法定标准,便有可能被视为“数额较大”或“数额巨大”两种情况,而这两种均有可能导致犯罪嫌疑人被控告犯有合同诈骗罪。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相应的数额规定或许存在差别。

    2024.10.25 1715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合同事务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