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1. 民事债务案件无力偿还且法院要求结案时,有两种常见处理方式及相应要求。一是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结案,需如实报告财产情况配合调查,确无财产法院会裁定终结本次执行,有财产时债权人可申请恢复执行。二是与债权人达成和解协议,法院可能准许以执行和解结案,要按协议履行义务,否则债权人可申请恢复原生效法律文书执行。
2. 为避免不利法律后果,建议积极与债权人协商,表明还款意愿,争取达成双方接受的还款方案。这样既能体现还款诚意,也有助于解决债务问题,维护良好的信用和法律关系。
2025-03-15 12:00:22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当民事债务案件因无力偿还而法院要求结案,若为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结案,当事人有如实报告财产和配合调查的义务。若确实无财产执行,法院会裁定终结本次执行,待有财产时债权人能申请恢复执行。
(2)若债权人和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如分期还款,法院可能准许以执行和解方式结案。当事人需按协议履行,否则债权人可申请恢复原生效法律文书执行。
(3)当事人应积极和债权人协商,表明还款意愿,达成双方可接受的还款方案,以免产生不利法律后果。
提醒:
在处理债务案件时,如实报告财产和履行和解协议至关重要。不同案件情况不同,若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分析。
2025-03-15 11:03:38 回复
咨询我
(一)若案件按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结案,如实向法院报告财产状况,配合调查。若确实没财产可执行,法院会裁定终结本次执行,之后有财产了债权人能申请恢复执行。
(二)若和债权人达成和解协议,像分期还款等,法院可能准许以执行和解方式结案,要按协议履行义务,不然债权人可申请恢复原生效法律文书执行。
(三)积极和债权人协商,表明还款意愿,争取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还款方案,防止出现不利法律后果。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执行:(五)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在无财产可供执行时法院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符合此法律精神。
2025-03-15 09:40:55 回复
咨询我
1. 法院要求民事债务案件结案,若属终结本次执行程序,需如实报告财产,配合调查。确无财产可执行,法院裁定终结本次执行,有财产时债权人可申请恢复执行。
2. 若与债权人达成和解协议,如分期还款,法院可能准许以执行和解结案。需按协议履行,否则债权人可申请恢复原法律文书执行。
3. 要积极和债权人协商,表明还款意愿,争取达成可接受方案,避免不利后果。
2025-03-15 08:30:36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民事债务案件无力偿还,法院要求结案,可按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或执行和解方式处理,需如实报告财产或按和解协议履行义务。
法律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规定,在民事债务案件中,若采取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结案,债务人如实向法院报告财产情况是法定义务,若确无财产可供执行,法院裁定终结本次执行,待有财产时债权人可申请恢复执行。若债权人与债务人达成和解协议,法院准许以执行和解方式结案,债务人就需严格按协议履行义务,否则债权人能申请恢复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所以,债务人积极与债权人协商,表明还款意愿并争取达成可接受的还款方案十分必要,这样能避免后续不利法律后果。若你在民事债务案件中遇到类似问题,不清楚具体处理方式,欢迎向我或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2025-03-15 07:59: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