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1. 一般而言,不动产所有权以登记为准,父母买房登记在子女名下,房屋所有权通常归子女。不过存在特殊情况,若父母出资时明确为借款,仅登记在子女名下,父母有债权可要求子女偿还房款,但房屋仍归子女;若父母出资登记在子女名下是为养老居住,有借名买房证据且无违法违规,父母可凭协议主张房屋归自己。
2. 为避免日后纠纷,父母与子女应就购房事宜签订书面协议,在协议中明确出资性质以及房屋归属等内容,以此保障双方合法权益,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法律风险。
2025-03-14 15:00:23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通常不动产所有权以登记为准,父母买房登记在子女名下,房屋所有权归子女。这是基于物权登记的基本规则,具有公示公信效力。
(2)若父母出资时明确为借款,即便房屋登记在子女名下,父母对子女享有债权,可要求子女偿还购房款,不过房屋所有权依然归子女。这种情况下,出资性质决定了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债权债务关系。
(3)当父母出资登记在子女名下是为养老居住,且有证据证明借名买房事实,同时不存在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情况,父母可依据借名买房协议主张房屋实际归自己所有。借名买房协议是确定房屋实际归属的关键。
提醒:
父母与子女购房最好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出资与归属,避免因无协议或约定不明产生纠纷,不同案情解决方案有别,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2025-03-14 14:17:11 回复
咨询我
(一)若父母出资明确为借款,仅登记子女名下,父母可保留出资转账记录、借款协商记录等证据,以便后续要求子女偿还购房款。
(二)若父母是借名买房用于养老居住,要与子女签订详细的借名买房协议,明确房屋实际归属,并留存相关出资凭证,如购房合同、付款发票等。
(三)无论哪种情况,父母都应和子女签订书面协议,清晰界定出资性质、房屋归属等重要事项。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2025-03-14 13:02:30 回复
咨询我
1. 通常,不动产所有权按登记确定,父母买房登记在子女名下,房屋归子女。
2. 若父母出资时表明是借款,只是把房子登记在子女名下,父母对子女有债权,能要求还钱,但房子仍归子女。
3. 若父母出资登记在子女名下是为养老,有证据证明借名买房,且不违法,父母可按协议主张房子归自己。
建议父母和子女就买房签书面协议,明确出资和归属,防纠纷。
2025-03-14 11:36:38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父母买房写在子女名下,一般房屋所有权归子女,但存在特殊情况。出资为借款时父母有债权可要求还款,有借名买房事实且合法合规时父母可主张房屋归自己,建议签订书面协议避免纠纷。
法律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不动产所有权通常以登记为准。所以一般父母买房登记在子女名下,房屋所有权归子女。若父母出资时明确是借款,即便房屋登记在子女名下,父母和子女之间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父母可要求子女偿还购房款,但不影响房屋所有权归子女。要是父母出资登记在子女名下是为养老居住,有证据证明借名买房事实,且无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情况,父母能依据借名买房协议主张房屋实际归自己。为避免日后就房屋出资性质、归属等产生纠纷,父母与子女应就购房事宜签订书面协议明确相关事项。若你在这方面有疑问或遇到纠纷,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2025-03-14 11:12: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