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安徽法律咨询 > 黄山法律咨询 > 黄山美容及医疗纠纷法律咨询 > 医疗纠纷主要有哪些

医疗纠纷主要有哪些

朱** 安徽-黄山 美容及医疗纠纷咨询 2025.03.14 00:21:26 392人阅读

医疗纠纷主要有哪些

其他人都在看:
黄山律师 医疗纠纷律师 黄山医疗纠纷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1. 医疗纠纷主要有医疗合同纠纷、医疗侵权纠纷和医疗产品损害纠纷三类。医疗合同纠纷是围绕医疗服务合同权利义务产生的争议,如医院未按时手术、患者不支付费用等;医疗侵权纠纷是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违规操作,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纠纷,像手术失误、用药错误等;医疗产品损害纠纷是因使用有缺陷医疗产品致患者人身损害的纠纷,如心脏起搏器质量问题。
2. 解决措施和建议:发生医疗纠纷时,双方应优先选择协商解决,以和平友好的方式达成共识。若协商不成,可申请调解,借助第三方的力量化解矛盾。若前两者都行不通,可采取诉讼途径,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医疗机构应加强管理和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减少纠纷发生。

2025-03-14 06:30:22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医疗合同纠纷是基于医疗服务合同产生的,医院有按约定提供服务的义务,患者有按规定支付费用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履行相应义务就会引发纠纷,影响合同的正常履行。
(2)医疗侵权纠纷的核心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存在过失,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规,对患者造成了人身损害,这涉及到患者的生命健康权益,是较为严重的纠纷类型。
(3)医疗产品损害纠纷的关键在于医疗产品存在缺陷,医疗机构在使用这些产品时导致患者人身受损,医疗机构和医疗产品的提供者都可能需承担责任。
(4)发生医疗纠纷后,协商是较为温和的解决方式,双方可自主达成解决方案;申请调解有第三方介入,能更客观地促进问题解决;诉讼则是通过法律途径,由法院作出公正裁决。

提醒:发生医疗纠纷,要及时收集和保留相关证据。不同类型纠纷处理方式有差异,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分析。

2025-03-14 05:33:13 回复
咨询我

(一)对于医疗合同纠纷,若医院未按约定提供服务,患者可收集合同、病历等相关证据,与医院协商要求补偿或退款;若患者不按规定支付医疗费用,医院可先进行催缴,协商费用支付事宜。
(二)遇到医疗侵权纠纷,患者应及时封存病历等资料,保留相关证据,可先与医院协商赔偿,协商不成可申请第三方调解或直接诉讼。
(三)针对医疗产品损害纠纷,患者要保管好使用的医疗产品及相关票据,可要求医疗机构和产品生产方共同承担责任,同样可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解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2025-03-14 04:14:57 回复
咨询我

医疗纠纷主要有三类:
一是医疗合同纠纷,即医患双方在医疗服务合同权利义务上有争议,像医院未按时手术、患者不按时付费。

二是医疗侵权纠纷,指医疗机构及其人员在医疗中违规,过失致患者人身受损,如手术失误、用药错误。

三是医疗产品损害纠纷,因医疗机构用了有缺陷的医疗产品害到患者,如心脏起搏器质量问题。

遇到纠纷,双方可协商、调解或诉讼解决。

2025-03-14 02:43:52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医疗纠纷主要分为医疗合同纠纷、医疗侵权纠纷和医疗产品损害纠纷三类,发生纠纷后双方可通过协商、申请调解或诉讼解决。
法律解析:
医疗合同纠纷围绕医疗服务合同权利义务产生,像医院未按时手术、患者不支付费用等情况。医疗侵权纠纷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规操作,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如手术失误、用药错误等。医疗产品损害纠纷则是因使用有缺陷的医疗产品导致患者人身损害,例如心脏起搏器质量问题。根据《民法典》等相关法律规定,在这几类医疗纠纷中,受损方的合法权益都受法律保护。若发生医疗纠纷,当事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协商、调解或诉讼的方式解决。若你在医疗纠纷方面遇到问题,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03-14 01:13:33 回复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医疗纠纷赔偿多少有哪些规定?(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二)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三)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四)陪护费: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五)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六)残疾用具费: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七)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八)被扶养人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对不满16周岁的,扶养到16周岁。对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扶养2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九)交通费:按照患者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计算,凭据支付。(十)住宿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凭据支付。(十一)精神损害抚慰金: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医疗事故鉴定分级标准?根据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按照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具体分级标准由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出台的医疗事故标准,例举的情形是医疗事故中常见的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后果。并且该标准中医疗事故一级乙等至戊等对应伤残等级一至十级。也就是说,如果由于患者及其家属是由于“工伤事故”来医疗机构求诊、治疗,并且发生“医疗纠纷造成伤残的”其伤残标准可以作为日后,与所在单位要求“工伤待遇”的依据和标准。两者的鉴定标准是相同的,可以通用。医疗事故行政处理程序有哪些?(一)对重大医疗过失行为进行调查1、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接到辖区内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除责令医疗机构采取必要的医疗救治措施,防止损害后果扩大外,应立即组织专人进行调查;2、参加调查人员应包括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和有关医学专家;3、对事件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查证核实后,提出调查处理意见(对于事实清楚、因果关系明确的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判定为医疗事故。对于因医学科学的技术性、专业性和复杂性无法判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或需要明确重大医疗过失行为与患者人身损害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损害程度的,应当交由市医学会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二)对医疗机构报告的医疗事故进行审核并逐级报告1、医疗事故发生医疗事故后应向其所在地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报告时限可以在医疗事故发生后及时报告,也可以按年度报告。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时,医疗机构应当在过失行为发生后的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报告:①医疗过失行为导致患者死亡或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的;②医疗过失行为导致3人以上(含3人)患者人身损害后果的;③卫生部或本省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2、医疗机构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的内容包括:报告单位、报告时间;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经过、后果(死亡、残废、器官损伤、功能障碍以及其他人身损害后果等);医患双方当事人的情况;死亡患者是否尸检、尸检结果;初步处理意见等。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医疗纠纷鉴定方式包括哪些

    专业解答医疗纠纷鉴定有两种,一个是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另一个是医事差错司法鉴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医学会组织的,根据国家的医疗卫生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来进行。医事差错司法鉴定是司法鉴定机构执行的,重点是分析医疗过失和患者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

    2024.10.25 1928阅读
  • 医疗纠纷应对措施包括哪些

    专业解答遇到医疗纠纷别慌乱,先冷静下来。记得及时收集和保存好病历、检验报告和费用清单这些重要资料。然后积极跟医疗机构沟通,把自己的诉求说清楚。要是协商解决不了,还可以去医调委申请调解。实在没办法,也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找律师帮忙,维护自己的权益。

    2024.10.24 1768阅读
  • 医疗纠纷鉴定机构有哪些

    专业解答医疗纠纷鉴定机构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医疗技术鉴定机构亦可细分为民间鉴定机构、行政鉴定机构及司法鉴定机构。其中,民间鉴定机构多由医学或法律相关高等学府所创办,此外,亦不乏个别独立运作的社会鉴定机构。而行政鉴定机构的代表则为医学会,此乃根据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这一行政法规明确定义的法定行政鉴定机构。至于司法鉴定机构,主要是由法院依据法律规定成立的专注于司法鉴定工作的专业机构。

    2024.10.18 1398阅读
  • 解决医疗纠纷的途径有哪些

    专业解答解决医疗纠纷的多元途径关于妥善解决医疗纠纷的法律途径有以下几种方式:首先是谈判协商,即医患双方需共同商讨赔偿事宜,一旦达成共识,双方签署相关协议,亦可选择进行公正效力或由专业律师担任见证人,并将协商结果报送给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备案;其次是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诉申请,当事人应按照法定程序提交书面申请,且须确保在此类事件发生后的一年内提出;再次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这种情况下,医疗纠纷可以跳过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处理的环节,直接诉诸于司法机关。若以侵权行为作为案件缘由,则诉讼时效为一年;而如果以违反合同义务作为案件缘由,则诉讼时效为两年,以上时间均自知晓或理应得知自身权益遭受侵犯之日开始计算;最后,还可以通过调解(在第三方机构的协助和支持下进行协商来解决)、仲裁(双方均同意采用仲裁方式)等其他途径来解决医疗纠纷。

    2024.10.18 1980阅读
  • 医疗纠纷调解的方式有哪些

    专业解答医疗纠纷调解的多元化方式有哪些依据我国现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严格规定,处理医疗纠纷的调解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首先,由患者与医院双方自行开展协商工作,这被视为最基本也是最为常见的解决医疗纠纷的方式,称之为“私了解决”;其次,当患者与医院在协商过程中无法就具体协议达成一致意见,调解无法实现理想效果时,患者可向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寻求帮助,请求其出面协助进行调解等事宜。

    2024.10.18 1144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医疗纠纷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