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福建法律咨询 > 南平法律咨询 > 南平金融诈骗辩护法律咨询 > 被欺骗签的合同算诈骗罪吗
包同贺律师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被欺骗签的合同算诈骗罪吗

马** 福建-南平 金融诈骗辩护咨询 2025.03.04 02:54:50 387人阅读

被欺骗签的合同算诈骗罪吗

其他人都在看:
南平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南平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民事层面,基于意思自治原则,一方欺诈致对方违背真实意思签合同,为平衡双方利益,赋予受欺诈方撤销权,以纠正意思表示瑕疵,维护公平公正。
(2)刑事领域,诈骗罪认定严格,主观上非法占有目的是核心,反映行为恶性;客观上诈骗行为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有因果关系,数额标准是衡量危害程度的量化指标。

提醒:
遭遇被欺骗签合同情况,先判断性质。不确定是否构成犯罪,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以免权益受损 。  

2025-03-04 08:39:14 回复
咨询我

(一)如果怀疑自己被欺骗签合同,首先要保留好与签订合同相关的各种证据,像聊天记录、通话录音、书面文件等,这些证据能帮你证明签订合同时的真实情况。

(二)及时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让他们帮你分析该合同以及对方行为,判断是属于民事可撤销合同情况,还是可能构成诈骗罪。

(三)要是确定属于民事可撤销合同情形,尽快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提出撤销合同的请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2025-03-04 08:09:16 回复
咨询我

被欺骗签合同确实不一定构成诈骗罪。民事与刑事对于此类情况有不同界定。

1. 民事层面,一方以欺诈手段让对方违背真实意思签合同,受欺诈方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合同。这是为维护当事人意思表示的真实性,将此类合同归为可撤销合同,赋予受欺诈方救济途径,使其能摆脱不利合同约束。

2. 刑事上,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判断是否构成该罪,要看行为人主观有无非法占有目的,客观是否实施足以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并处分财产的诈骗行为,同时要达到相应数额标准。像一般商业欺诈、合同履行中的不实陈述等,未满足诈骗罪构成要件的,不构成犯罪,仅引发民事合同效力等相关问题 。所以被欺骗签合同要依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构成诈骗罪。  

2025-03-04 06:23:05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被欺骗签合同不一定构成诈骗罪,可能仅产生民事合同效力问题。
法律解析:
从民事层面讲,要是一方靠欺诈手段让对方违背真实意愿签合同,受欺诈方能够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合同,这属于可撤销合同情况,是为维护当事人意思表示的真实性。而诈骗罪属于刑法范畴,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判定是否构成诈骗罪,重点看行为人主观有无非法占有目的,客观有无实施让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并处分财产的诈骗行为,且要达到相应数额标准。像一般商业欺诈、合同履行中的不实陈述等,没达到诈骗罪构成要件的,就不构成犯罪,只是在民事上涉及合同效力等问题。要是在这方面有疑惑,不确定自己遇到的情况是否构成诈骗罪,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2025-03-04 05:05:26 回复
咨询我

    被欺骗签合同,未必就构成诈骗罪。从民事层面讲,要是一方靠欺诈让对方违背真心签合同,受欺诈方可请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这是为确保意思表示真实。

    诈骗罪是刑法里的概念,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靠虚构事实等骗数额较大公私财物。判断是否构成,要看主观有无非法占有目的,客观有无实施诈骗行为及是否达数额标准。一般商业欺诈等未达要件的,不构成犯罪,只涉及民事合同效力问题 。

2025-03-04 03:56:46 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一、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构成欺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欺诈人具有欺诈的故意。所谓欺诈故意,是指欺诈人明智自己告知对方的情况是虚假的,会使被欺诈人陷入错误认识,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包括使被欺诈人陷于错误认识的故意和使被欺诈人基于错误认识而为一定意思表示的故意。故意必须以欺诈人对事实情况的明知,被欺诈人对事实情况不明知的前提条件,否则不构成欺诈。第二,欺诈人具有欺诈行为。所谓欺诈行为是指欺诈人通过语言、文字或活动有意隐瞒事实或告知虚假情况的行为。包括为使被欺诈人陷于错误、加深错误、保持错误等,而实施的虚构、变更、隐匿事实的行为。欺诈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的方式。主要是指在法律上、交易习惯上或契约上有告知事实真相的义务而故意不履行告知义务的情况。第三,被欺诈人陷于错误是基于欺诈人的欺诈,即被欺诈人并非因自己疏忽之故,而是因欺诈之故陷于错误。这里的错误是指当事人对合同的主要内容的认识缺陷。如果被欺诈人未陷于错误,即使欺诈人有欺诈的故意和行为,也不发生欺诈的法律后果。同时要求欺诈与陷于错误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第四,被欺诈人因错误认识而为一定的意思表示。所谓意思表示,是指表意人将欲成立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于外部的行为。被欺诈人在为意思表示时认为是自己真实的意思表示,会引起期望的法律后果。而事实上因受欺诈,其意思表示不会发生期望的法律后果。也即被欺诈人的意思表示与陷于错误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果被欺诈人虽然因受欺诈而陷于错误认识,但并未因错误认识而为意思表示,则不构成欺诈。二、胁迫是以暴力或其他方式逼迫他人做出违法自己意愿的行为。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以欺诈手段签订合同算诈骗吗

    专业解答欺骗签合约不必然犯罪。如果是为了商业利益或额外收益,可能属于民事欺诈,责任只限于民事方面,比如合约无效或者赔偿等。如果是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并且金额达到了一定标准,就可能构成诈骗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2024.10.12 1230阅读
  • 被欺骗刷信用卡算诈骗吗

    专业解答被欺骗刷信用卡是否算诈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应当构成诈骗罪。这种情况下,被骗刷信用卡的人就是被害人,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若是对寻衅滋事一定要拘留吗有疑问的,参考下文。

    2024.03.03 1591阅读
  • 签订合同时一方口头欺诈算诈骗罪吗?

    专业解答签订合同时一方口头欺诈是否算诈骗罪,需要根据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存在非法占有的目的、行为人是否基于受害人的错误认识取得财产等因素来综合确定,如果只是口头上的,并没有付出实际的行动,此时就不算欺诈。

    2024.08.23 2356阅读
  • 被欺骗签的合同算诈骗罪吗

    专业解答算,构成合同诈骗罪,《刑法》中的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订立、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2024.09.02 4529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