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内蒙古法律咨询 > 锡林郭勒盟法律咨询 > 锡林郭勒盟名誉毁谤法律咨询 > 恶意造谣毁坏他人名誉怎么判

恶意造谣毁坏他人名誉怎么判

宋**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 名誉毁谤咨询 2025.03.02 16:29:57 402人阅读

恶意造谣毁坏他人名誉怎么判

其他人都在看:
锡林郭勒盟律师 损害赔偿律师 锡林郭勒盟损害赔偿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在民事领域,恶意造谣毁坏他人名誉是对名誉权的严重侵犯。被侵权人在这种情况下,依法拥有要求侵权者承担多种民事责任的权利。停止侵害可让造谣行为即刻终止,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能尽量挽回受损的名誉,赔礼道歉给予精神抚慰,赔偿损失则弥补可能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损失。而法院判定具体责任承担方式时,会全面考量侵权行为带来的各方面影响。

(2)从刑事角度看,情节严重的造谣行为会触及诽谤罪。明确的“情节严重”情形为判定是否入罪提供了标准。一旦构成诽谤罪,犯罪人将面临相应刑罚。同时,此罪通常是自诉案件,赋予了被害人自主选择是否追究责任的权利,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特殊情况则由公权力介入。

提醒:
面对恶意造谣毁人名誉,及时保留证据。若遇此类情况,民事、刑事途径的选择要依实际情况,建议咨询法律专业人士分析。

2025-03-02 23:54:03 回复
咨询我

(一)遇到恶意造谣毁坏名誉的情况,在民事上,被侵权人要及时收集好相关证据,比如造谣的言论截图、传播渠道记录等,向法院起诉要求侵权人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二)刑事方面,如果符合诽谤罪的“情节严重”情形,被害人准备好充分证据后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要是发现该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

2025-03-02 22:02:33 回复
咨询我

恶意造谣毁坏他人名誉确实会引发民事和刑事方面的问题。这是对他人合法权益的严重侵犯,破坏了社会的公序良俗和正常秩序。

为应对此类情况,可采取以下措施:
1. 在民事领域,被侵权人一旦发现名誉权被侵害,应及时收集侵权证据,如相关聊天记录、网页截图等。然后与侵权人沟通,要求其承担停止侵害等民事责任。若沟通无果,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由法院判定具体责任承担方式 。
2. 在刑事方面,如果造谣行为达到“情节严重”的标准,被害人应准备好充分证据,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来维护自身权益。但如果该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检察院提起公诉,以彰显法律的公正和威严,有效打击此类犯罪行为。  

2025-03-02 21:45:57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恶意造谣毁坏他人名誉既可能引发民事责任,也可能触犯刑事犯罪。
法律解析:
在民事领域,恶意造谣属于侵害名誉权的行为。被侵权人有权利要求侵权人承担一系列民事责任,比如停止造谣这种侵害行为,消除已经造成的不良影响,恢复受损的名誉,公开赔礼道歉以及赔偿相应损失等。法院会综合多方面因素,像侵权行为造成的影响范围有多广、对他人名誉损害程度如何等,来判定具体的责任承担方式。

刑事层面,如果造谣行为情节严重,就可能构成诽谤罪。对于“情节严重”,法律有明确界定,例如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等情况。一旦触犯诽谤罪,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而且诽谤罪通常是自诉案件,一般要由被害人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不过要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就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检察院提起公诉。

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他人恶意造谣毁坏自己名誉的情况,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03-02 20:20:37 回复
咨询我

    恶意造谣毁人名誉,会牵扯民事和刑事问题。
  民事领域,这是侵害名誉权的举动。被侵权人能要求侵权者停止侵权、消除不良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法院依具体情况定责任承担形式。

    刑事层面,造谣情节严重会构成诽谤罪。
  像诽谤信息点击浏览五千次以上,或转发五百次以上就算严重。犯诽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此罪多为自诉,由被害人起诉,严重危害社会国家利益时,才由公检介入 。

2025-03-02 18:26:36 回复

诽谤与名誉侵权如何认定,  1、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扬的,公开了将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也可以构成名誉侵权。甚至叙述的事实愈真实,愈会加重侵权的程度。  2、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而在名誉侵权行为中,法人、团体、组织可以成为受害者。如:散布虚假消息,诬说某工厂的产品质量如何低劣等,目的是以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搞垮对方。这种行为即使造成了严重后果,只能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而不构成诽谤罪。  3、主观过错要求不同。诽谤犯罪行为的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而名誉侵权的主观过错包括过失行为。此外,即使善意的检举、揭发、批评中有不实成分的,也不应以诽谤罪论处。  相关知识延伸阅读:侮辱罪和诽谤罪如何认定  侮辱罪在客观方面首先要求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侮辱他人。其次,侮辱必须是公然进行的,再次。侮辱必须是针对特定的目标和对象进行的。  诽谤罪在客观方面首先要求行为人实施了捏造事实的行为,其次则要求散步捏造的事实,即将所捏造的虚假的足以伤害他人人格和名誉的虚假事实在社会上广为传播,使公众广为周知。再次,诽谤的对象也必须是特定的。  这两种犯罪所侵犯的客体,都是他人的人格和名誉。不同之处主要在于:(1)侮辱不是用捏造的方式进行,而诽谤则必须是捏造事实。(2)侮辱含暴力侮辱行为,而诽谤则不使用暴力手段;(3)侮辱往往是当着被害人的面进行的,诽谤则是当众或者向第三者散布的。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被前夫造谣毁坏名誉怎么办

    专业解答离婚是通过协定或法律程序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程序。面对前夫的虚假信息,应冷静理智处理,加强法律证据意识,如向警方报案并保存相关证据。尽管已离婚,但考虑过去的情义,女方应主动与男方沟通,解开误会。若情况严重,可依法维权,如行政拘留、罚款、要求道歉、恢复名誉、赔偿精神损失等,情节恶劣者可申请刑事处罚。

    2024.07.29 1580阅读
  • 恶意造谣毁坏他人名誉会被起诉吗

    专业解答如果有人恶意诽谤中伤他人名誉,将面临法律追责。受害者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同时,受害者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法律将保护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2024.06.06 1797阅读
  • 造谣毁坏他人名誉判刑几年

    专业解答造谣诽谤的行为若是构成犯罪,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若是依旧不知道造谣毁坏他人名誉判刑几年可以选择继续阅读此文。

    2024.02.20 3435阅读
  • 诽谤造谣毁坏他人名誉判刑多久?

    专业解答诽谤造谣毁坏他人名誉判刑多久,应当是根据犯罪的情节严重程度,来作出不同的判断的一个根据我们国家刑法当中明确的规定,如果构成侮辱罪或者是诽谤罪的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就是按照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来处罚。

    2024.03.02 7022阅读
  • 捏造谣言毁坏他人名誉是否造成犯罪

    专业解答捏造谣言毁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捏造谣言毁坏他人名誉涉嫌诽谤罪,很有可能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管制等刑罚。情节较轻的不构成犯罪,但要承担侵权责任。所以,捏造谣言毁坏他人名誉是否造成犯罪这个问题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2024.09.11 6442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损害赔偿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