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法律分析:
(1)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构成交通肇事罪,其刑事责任的判定极为严肃。依据犯罪情节以及是否存在逃逸等恶劣情况来量刑,旨在确保罪责相适应。像在负事故主要或全部责任导致一人死亡的常规情形下,通常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体现了法律对基本犯罪情形的惩处尺度。
(2)而若存在逃逸等恶劣情节,处罚力度明显加重,会被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是法律对加重情节的严厉制裁。
(3)至于民事赔偿责任,并不会因肇事者坐牢而消失。受害者家属有权利通过民事诉讼主张赔偿,涵盖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等多项费用。法院有权强制执行肇事者名下财产用于赔偿;即便暂时无财产可供执行,后续发现有财产时,家属仍可申请恢复执行。
提醒:
撞死人构成犯罪,即便没钱也应积极面对,主动与家属沟通赔偿,勿存仅靠坐牢逃避责任的想法 。
2025-03-01 09:06:01 回复
咨询我
撞死人很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就算肇事者没钱赔,打算去坐牢,也不能就此摆脱所有法律责任。
从刑事角度看,量刑要参考犯罪情节、有无逃逸等。主责或全责致一人死亡,通常判三年以下;有逃逸等恶劣情况,会在三年到七年量刑。
民事赔偿也躲不掉。坐牢后家属能起诉索赔,像死亡赔偿金等。名下有财产法院会强制执行;没财产可能延迟或终结执行,但发现有财产可申请恢复。积极赔偿获谅解对量刑有益。
2025-03-01 07:23:51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撞死人涉嫌交通肇事罪,即便没钱赔偿且选择坐牢,也不能免除全部法律责任。
法律解析:
在刑事责任上,依据犯罪情节以及有无逃逸等情况来量刑。要是在事故中负主要或全部责任并导致一人死亡,通常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要是存在逃逸等恶劣情节,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而民事赔偿责任不会因坐牢就消失,受害者家属可以通过民事诉讼主张赔偿,像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等都在赔偿范围内。法院会对肇事者名下财产进行强制执行用于赔偿。要是肇事者确实没有财产可供执行,赔偿可能会延迟或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但之后一旦发现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家属就能申请恢复执行。积极与受害者家属协商并尽力赔偿争取谅解,对量刑会有积极作用。如果大家在这方面遇到法律问题,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2025-03-01 07:17:49 回复
咨询我
(一)在面对这种情况时,首先要做的就是端正态度,主动向受害者家属表达诚恳的歉意,让他们感受到你的悔意。
(二)努力去筹集资金用于赔偿,比如向亲朋好友借款等。哪怕无法一次性全额赔偿,也要展现出积极赔偿的行动。
(三)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工作,如实交代事故发生的经过和细节,不要隐瞒任何关键信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2025-03-01 06:56:10 回复
咨询我
撞死人构成交通肇事罪后,法律责任不能仅靠坐牢就完全清除。这是因为法律对于此类犯罪的惩处涵盖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两方面。
1. 刑事责任依据犯罪情节以及是否存在逃逸等情况进行量刑。若肇事者在事故中负主要或全部责任并导致一人死亡,通常会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若存在逃逸等恶劣情节,量刑则提升至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 民事赔偿责任不会因坐牢而消除。即便肇事者入狱,受害者家属依然能够通过民事诉讼要求赔偿,赔偿范围包括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等。若肇事者名下有财产,法院能够强制执行以赔偿受害者家属;若确实无财产可执行,赔偿可能延迟或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但一旦发现有可供执行财产,家属可申请恢复执行。
建议肇事者积极与受害者家属协商,尽力赔偿以争取谅解,这对自身量刑有积极作用。
2025-03-01 06:05: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