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一)提前规划并慎重考虑出行需求。因为一旦申请不通过,就无法前往外地,所以要确保出行的必要性。
(二)认真准备申请材料。详细说明去外地的理由,比如就医、处理紧急商务事务等,并提供相应证明材料。
(三)耐心等待执行机关审批。在审批结果出来前,不要擅自行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如果违反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
2025-02-24 15:21:12 回复
咨询我
取保候审时,没开庭想去外地,得先经执行机关批准,因为期间未经允许不能离开所住的市、县。
被取保候审人信息有变动,要在一天内报告给执行机关,传讯时得及时到案。去外地要申请并讲清原因。
执行机关会根据案子情况决定批不批,比如犯罪情况、有无妨碍诉讼可能。擅自离开,保证金可能被没收,还可能被重新羁押,千万别擅自去外地。
2025-02-24 15:17:03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取保候审没开庭时想去外地,必须经执行机关批准,未经批准不可擅自前往。
法律解析:
依据法律规定,取保候审期间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被取保候审人有诸多应尽义务,像住址等变动要在二十四小时内向执行机关报告,传讯时及时到案等。若想去外地,需向执行机关提出申请并说明理由,执行机关会结合案件的犯罪性质、情节以及是否可能妨碍诉讼进程等多方面综合考量决定是否批准。要是擅自离开,交纳的保证金可能被没收部分或全部,还可能面临变更强制措施,比如重新羁押。这是为了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如果大家对取保候审期间的相关规定还有疑问,或者自身正面临类似法律问题,欢迎随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2025-02-24 15:14:01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取保候审期间对被取保人有严格的活动范围限制,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这是为了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防止被取保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
(2)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需在二十四小时内向执行机关报告,传讯时要及时到案,这是被取保人应尽的基本义务,以确保执行机关能随时掌握其动态。
(3)想去外地必须向执行机关提出申请并说明理由。执行机关基于案件的犯罪性质、情节严重程度以及是否会对诉讼产生妨碍等多方面综合考量后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4)若擅自离开,会面临严重后果,交纳的保证金可能被没收部分或全部,还可能变更强制措施,重新被羁押。
提醒:
取保候审期间想离开所居住市、县去外地,务必提前向执行机关申请,获批准后方可前往,切不可擅自行动 。
2025-02-24 13:55:19 回复
咨询我
取保候审期间对被取保人有诸多限制,其中就包括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没开庭时想去外地必须经执行机关批准。
为确保诉讼顺利进行,有以下相关要求与应对措施:
1. 被取保候审人自身情况变动需及时报告,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要在二十四小时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这是基本义务。
2. 若有前往外地需求,应主动向执行机关提出申请并详细说明理由。执行机关会从多方面考量,比如犯罪性质、情节严重程度,以及是否会对诉讼程序产生妨碍等,以此决定是否批准。
3. 要严格遵守规定,若擅自离开,交纳保证金的会面临被没收部分或全部保证金的后果,还可能被变更强制措施,如重新羁押。所以,未经批准,绝不能自行前往外地。
2025-02-24 13:22: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