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山东法律咨询 > 德州法律咨询 > 德州劳动合同法律咨询 > 劳动合同如何签无效合同

劳动合同如何签无效合同

杨* 山东-德州 劳动合同咨询 2025.02.24 09:05:55 314人阅读

劳动合同如何签无效合同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德州律师 劳动纠纷律师 德州劳动纠纷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劳动合同会无效的情况有:用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让对方违背本意签或变更合同。像劳动者假学历入职,单位用不发工资逼签不平等条款。

   用人单位免除自身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也会导致无效。比如合同约定单位不给员工缴社保,这类条款违法所以无效。

   违反法律强制规定同样无效。像工作时间超法定上限,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对合同效力有争议,可由劳动仲裁机构或法院确认 。

2025-02-24 13:42:07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以欺诈等手段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免除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会导致劳动合同无效;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合同效力争议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法院确认。
法律解析:
在劳动法律关系中,以欺诈、胁迫等手段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破坏了合同订立的公平自愿原则,这样的合同自然无效。用人单位免除自身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条款,如不缴纳社保的约定,明显违法,也归于无效。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内容同样无效,比如不合理的工时和工资规定。而且,劳动合同具有独立性,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余有效的部分。要是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对劳动合同效力存疑,依据法律规定,可交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来确认。如果在劳动合同效力方面遇到困惑或难题,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02-24 11:50:41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以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手段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违背了双方意思自治原则,破坏了劳动合同订立的公平基础,这种情况下的合同非真实意愿表达,应认定无效。

(2)用人单位免除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条款,严重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违反法律对用人单位义务的规定,自然不具有法律效力。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劳动合同条款,因与法律强制要求相悖,无法得到法律支持,属于无效条款。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体现了对合同整体及有效部分的尊重。同时明确合同效力争议解决途径,保障双方合法权益。

提醒:
签订劳动合同时仔细审查条款,发现上述情形及时提出异议。若对合同效力存疑,可通过法定途径确认 。

2025-02-24 11:40:05 回复
咨询我

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多种,这严重影响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益。

1. 以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订立或变更合同的情况,损害了当事人的真实意愿,破坏了合同订立的公平原则。比如劳动者虚构学历入职,这对用人单位构成欺骗;用人单位以不签合同就不发工资胁迫劳动者签不平等条款,侵害了劳动者权益。对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应秉持诚信原则订立合同,一旦发现此类情况,受损方应及时收集证据维权。
2. 用人单位免除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条款无效,如不缴纳社保的约定违法。用人单位应依法履行义务,劳动者要增强法律意识,对这类条款说不,发现后可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
3.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像工作时间超法定上限、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等。用人单位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劳动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检查,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

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对合同效力有争议可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法院确认,以此维护双方合法权益 。

2025-02-24 10:50:28 回复
咨询我

(一)劳动者要仔细甄别合同条款,对于用人单位存在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的情况,坚决拒绝签订合同,若已签订,及时收集证据维护权益。
(二)面对用人单位免除自身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条款,劳动者应明确指出其违法性,要求修改,若用人单位不配合,可向相关部门反映。
(三)若发现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要及时与用人单位协商调整,协商不成可依法采取措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

2025-02-24 10:27:57 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一半属于可变更或撤销的合同,但是如果还损害了国家利益,则属于无效合同。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3、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5、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6、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一是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二是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7、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条款无效。)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一是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二是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是自始无效的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一半属于可变更或撤销的合同,但是如果还损害了国家利益,则属于无效合同。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3、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5、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6、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一是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二是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7、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条款无效。)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一是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二是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是自始无效的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根据《劳动法》规定,无效的劳动合同包括: 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 ②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 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合法原则。当事人必须具备合法资格。作为用人单位,应是依法成立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作为劳动者,必须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 凡年满16周岁,初中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的中国人、外国人无国籍人,均具有签订劳动合同的资格。但目前有少数企业,非依法成立,或者其活动内容违法,本身就该取缔,它们作为合同主体的一方是非法的,合同自然无效,而无效的劳动合同自订立之日起就没有法律效力。 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确认。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并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 劳动合同被确认为无效以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付出的劳动,一般可参照本单位同期、同工种、同岗位的工资标准支付劳动报酬。 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的无效劳动合同,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比照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赔偿劳动者因合同无效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劳动合同书样本
8990人阅读

劳动合同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合同之一,今天为大家介绍劳动合同书的若干样本的内容,例如劳动合同书规定有哪些,以及简易劳动合同书内容,劳动合同书格式规定,以及解除劳动合同书范本?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劳动合同注意事项
7068人阅读

劳动合同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合同类型之一,那么在签订劳动合同时都有哪些注意事项呢,签订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则是什么,签订劳动合同被辞退怎么办?以及劳动合同申请书是什么呢,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快来了解一下吧!

职工手术病假工资待遇
7889人阅读

今天小编为你介绍职工手术病假工资待遇的相关知识,那么企业职工病假工资待遇是什么,怀孕期间请病假工资待遇是什么,以及员工住院病假工资待遇是怎样的呢,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对你有所帮助,来了解一下吧!

劳动合同欺诈
47607人阅读

劳动合同是运用最为广泛的合同之一,一般正式入职后,相关单位都会与我们签署相应的劳动合同,有时就会发生劳动合同欺诈的情形,那么究竟什么是劳动合同欺诈呢,劳动合同欺诈方式有哪些?

变更劳动合同
10061人阅读

小编为大家介绍变更劳动合同有关知识,那么变更劳动合同手续是什么,变更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有哪些,以及变更劳动合同主体等内容,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对你有所帮助,更多知识尽在律图百科,快来了解一下吧!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