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一)对于有固定收入者计算三年内平均收入。
先算出每年总收入并相加,除以3得平均年收入,再除以12得平均月收入,依误工月数算误工费;想更精确,就再除以每月平均工作天数得日收入。
(二)无固定收入且能证明近三年平均收入状况的。
准备好银行流水、纳税凭证等收入证明,把三年收入总和除以三年总天数得出日平均收入,乘以误工天数确定误工费。
(三)无固定收入且不能证明近三年平均收入状况的。
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
2025-02-23 16:15:04 回复
咨询我
误工费的确定与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紧密相关。
1. 对于有固定收入的受害人,一般按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误工费。计算三年内平均收入时,先将三年每年总收入相加除以3得平均年收入,再除以12得平均月收入,依误工月数计算误工费;若要更精确,可再除以每月平均工作天数得出日收入计算。
建议:保存好工资发放记录等能证明收入减少的材料,以便准确计算。
2. 无固定收入且能证明最近三年平均收入状况的受害人,按最近三年平均收入计算。需提供银行流水、纳税凭证等相关收入证明,用三年收入总和除以三年总天数得日平均收入,乘以误工天数确定误工费数额。
措施:平时注重收入凭证的收集与保存。
3. 无固定收入且不能证明近三年平均收入状况的受害人,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计算。
建议:积极配合法院调查行业平均工资情况,以保障自身权益。
2025-02-23 16:12:12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误工费依受害人误工时间与收入状况而定,有固定和无固定收入计算方式不同。
法律解析:
对于有固定收入的受害人,误工费一般按实际减少收入计算,可先算出三年内平均年收入,再得平均月收入,依误工月数计算误工费,更精确的话还能算出日收入。而无固定收入的受害人,能证明最近三年平均收入状况的,用三年收入总和除以三年总天数得日平均收入,乘以误工天数确定误工费;若无法证明,则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计算。误工费计算关系到受害人合法权益的保障,大家要了解清楚。要是在实际生活中遇到有关误工费计算的法律问题,不确定如何处理,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以便维护自身权益。
2025-02-23 16:08:42 回复
咨询我
误工费取决于误工时间和收入情况。
有固定收入的,通常按实际减少收入算。先把三年总收入相加除以 3 得年均收入,再除以 12 得月均收入,按误工月数算误工费,要更精确就再除以月均工作天数算日收入。
无固定收入的,能证明近三年收入状况的,提供银行流水等证明,用三年收入总和除以总天数得日平均收入,乘以误工天数确定误工费。
若无法证明,就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计算 。
2025-02-23 15:42:49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有固定收入的受害人,误工费计算相对直接。以实际减少收入为准,通过三年总收入求平均年收入,再细化到月收入或日收入,结合误工时长计算。这种方式基于其稳定收入情况,能较准确反映因误工导致的损失。
(2)无固定收入但能证明近三年平均收入状况的受害人,凭借银行流水、纳税凭证等证明材料,算出日平均收入后乘以误工天数确定误工费。这为收入不稳定但有过往收入记录的人提供了合理计算依据。
(3)对于无固定收入且无法证明近三年平均收入状况的受害人,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计算。此规定保障了这部分受害人也能合理获赔。
提醒:
计算误工费时,固定收入者要保留好收入减少相关证据;无固定收入者尽量保存能证明收入状况的材料,情况复杂建议咨询法律专业人士。
2025-02-23 14:49: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