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取保候审时,没经执行机关同意,不能离开住的市、县。想出市得写书面申请,讲清为啥出行、啥时候去、去哪儿。
执行机关收到申请,会结合案件情况审查。要是觉得出市不会惹麻烦,像不干扰证人、不毁证据、不再犯罪,就会批准。
批准期限没固定标准,按实际出行需要定,几天到十几天都有可能,会在批准决定里写明。超期就得按时回来,不然可能被没收保证金,甚至重新被关 。
2025-02-23 13:36:15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取保候审期间未经批准不得离市、县,如需出市要书面申请,获批后按期限返回,否则后果严重。
法律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相关规定,其中就包括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这是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申请出市时提供详细情况,便于执行机关全面评估风险。执行机关审查后,若判断不会出现干扰司法、再犯等危害社会的情况就会批准,期限依实际需求而定并在决定中注明。若超期未归,没收保证金或重新羁押等措施,是对违反规定行为的惩处。
如果在取保候审期间遇到相关法律问题,比如不清楚申请流程、对批准结果有疑问等,欢迎随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确保自身行为合法合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02-23 12:38:16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取保候审期间对活动范围有所限制,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这是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防止犯罪嫌疑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
(2)有出市需求时,书面申请是必要程序,详细说明出行情况能让执行机关全面了解意图,进而做出合理判断。
(3)执行机关审查以社会危险性为关键标准,只有确定不具有干扰司法程序、再次危害社会等可能性才会批准。
(4)批准期限灵活确定,依实际出行情况而定,明确注明在批准决定中,旨在规范被取保候审人的出行时间。
(5)超出期限未归后果严重,没收保证金及重新羁押是对违反规定行为的惩处,维护取保候审制度的严肃性。
提醒:
取保候审期间出市务必提前书面申请,获批后严格按批准期限行动,避免违规受罚 。
2025-02-23 12:21:39 回复
咨询我
1. 取保候审期间对被取保人出行有严格限制,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这是为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防止被取保人利用自由实施影响案件办理的行为。
2. 被取保人若有出市需求,必须向执行机关提交书面申请,详细说明出行的各项情况。执行机关基于案件具体情况审查,只有判断出市不会带来社会危险性才会批准。
3. 法律虽未明确规定批准期限,但会根据出行实际需求确定,批准决定中会注明具体期限。被取保人务必在期限内按时返回,否则会面临诸如没收部分或全部保证金,甚至重新羁押等后果。
建议被取保候审人务必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在有出市打算时尽早按要求提交申请;执行机关审查时要秉持公正客观原则,综合多方面因素做出合理决定 。
2025-02-23 10:55:13 回复
咨询我
(一)被取保候审人一定要严格遵守规定,在有出市需求时,认真撰写书面申请。详细清晰地阐述出行的原因,比如是就医、处理紧急商务等;准确写明出行的起始时间与结束时间;精确列出要前往的具体地点。
(二)提交申请后,耐心等待执行机关审查。在此期间积极配合执行机关的询问调查,提供必要的补充材料。
(三)出行过程中严格按照批准的期限行动,时刻关注时间,准备返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违反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
2025-02-23 10:44: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