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1. 面对故意伤害民事赔偿未赔钱的情况,要积极维护自身权益。首先,沟通协商是较为温和的手段,明确告知对方赔偿责任与不履行后果,尝试促使其主动赔偿。
2. 若协商失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是有力措施。执行阶段法院有多种权力,能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变卖其动产、不动产来赔偿。
3. 要是被执行人确实无财产可执行,法院会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但这并非意味着权益无法实现,一旦发现其有财产,申请执行人可随时申请恢复执行。
4. 对于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且情节严重的被执行人,会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以此形成法律威慑促使其履行赔偿义务。
2025-02-22 20:33:03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沟通协商是解决问题的优先选择。向对方表明赔偿责任,清晰阐述不赔偿将引发的法律后果,这有可能推动对方主动承担赔偿责任。
(2)若协商失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是有力手段。法院在执行环节拥有多种权力,可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银行存款等财产,也能对其名下动产、不动产进行查封、扣押、拍卖、变卖以实现赔偿。
(3)当被执行人确实无财产可执行时,法院会裁定终结本次执行,但申请执行人发现其有财产后可随时申请恢复执行。
(4)对于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且情节严重的被执行人,将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追究刑事责任。
提醒:
遇到故意伤害民事赔偿未赔钱情况,协商时保留好相关证据;申请强制执行要及时,关注被执行人财产动态。
2025-02-22 19:23:07 回复
咨询我
(一)尝试沟通协商。跟对方摆事实讲道理,清楚说明要承担的赔偿责任,以及不赔偿会有的法律麻烦,争取让对方主动赔偿。
(二)申请强制执行。协商没用就向法院申请,法院能查询、冻结、划拨对方银行存款等财产,也能对其动产、不动产等财物进行查封、扣押、拍卖、变卖来赔偿。
(三)关注后续执行。若对方确实没财产,法院可能终结本次执行,但发现新财产可随时申请恢复。而且有能力却不执行且情节严重的,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一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采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 。
2025-02-22 19:13:35 回复
咨询我
要是故意伤害该赔的钱没给,先试着跟对方聊聊。清楚讲明白赔偿是他的责任,不赔会有法律麻烦,争取让他主动掏钱。
要是谈不拢,那就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能查、冻、划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等财产,也能对其动产、不动产进行查封、扣押、拍卖、变卖来赔偿。
要是被执行人真没钱,法院可能先暂停执行。不过一旦发现他有钱了,随时能申请接着执行。
另外,要是被执行人有能力却不执行,情节严重的会涉嫌犯罪,要被追究刑责 。
2025-02-22 17:46:38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故意伤害民事赔偿未赔钱,可先协商,协商不成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无财产执行或后续处理有相应规定,有能力不执行还可能担刑责。
法律解析:
当遇到故意伤害民事赔偿未赔钱的情况,从法律途径来看,先尝试协商是合理的,这是较为平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对方知晓责任所在。若协商不行,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是有力手段。根据法律规定,法院在执行阶段有诸多权力,查询、冻结、划拨财产以及处置动产、不动产等财物,能有效保障受害者权益。若被执行人确实无财产,法院会终结本次执行,但后续发现财产可恢复执行。而对于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且情节严重的,《刑法》规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这是对恶意不履行赔偿义务人的有力威慑。如果遇到此类困扰,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02-22 15:51: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