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一)签订有效婚内财产协议的情况,要确保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愿表达,内容清晰明确财产归属,且协议形式符合法律要求。比如明确某房产归一方个人所有,协议签字并注明日期等。
(二)对于一方存在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行为的情况,另一方要注意收集相关证据。像对方私自转移存款的银行流水记录、变卖共同财产的交易凭证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规定,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
2025-02-22 18:18:03 回复
咨询我
通常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要分割,正常是平分,不给对方财产不合法。
特殊情况一:夫妻签了有效的婚内财产协议,明确某方名下财产归个人,离婚就按协议来,可能一方不参与分另一方财产。
特殊情况二:要是一方有隐藏、转移等损害共同财产利益行为,离婚分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不分。所以,不给对方财产得有法律依据和合理理由 。
2025-02-22 17:35:55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夫妻离婚时一般应均等分割共同财产,不给对方财产需有法定事由,如婚内财产协议约定或对方存在严重损害共同财产利益行为。
法律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正常情况下是均等分割。若夫妻间有有效的婚内财产协议,明确财产归属,离婚按协议执行,这体现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尊重。而一方存在隐藏、转移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的行为,在分割财产时对该方少分或不分,是对这种不当行为的惩处。
如果在离婚财产分割方面遇到困惑,不确定自己的情况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2025-02-22 15:46:21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夫妻离婚分割共同财产,通常遵循均等分割原则,任意剥夺对方财产于法无据。
例如正常婚姻关系解除,双方都有平等获取共同财产份额的权利。
(2)婚内财产协议是重要依据。若夫妻间签订有效协议,清晰规定某方名下财产归个人,离婚时按此执行,会出现一方不参与分割另一方财产的情况。
比如约定各自工资归个人,离婚时就依约处理。
(3)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行为会影响财产分割。一方有隐藏、转移等行为,分割财产时对其可少分或不分。
比如私自将共同存款转移,离婚时就可能少分财产。
提醒:
离婚分割财产要依法依规,签订婚内财产协议要谨慎。若遇财产分割问题,建议咨询以分析具体情况。
2025-02-22 15:20:32 回复
咨询我
夫妻离婚时对共同财产分割,原则上均等分割,不给对方财产通常不符合法律规定 。不过确实存在特殊情况允许一方不分得对方财产。
首先,若夫妻签订有效的婚内财产协议,明确约定某方名下财产归个人所有,离婚时按协议执行,此时一方可不参与分割另一方财产。这体现对夫妻双方意思自治的尊重。
其次,当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行为时,在离婚分割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不分。这是对过错方的法律惩处。
为保障权益,夫妻双方应重视婚内财产协议的签订,确保内容合法有效;同时,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要关注夫妻共同财产状况,发现对方有损害财产行为及时留存证据,以便在离婚时维护自身权益。
2025-02-22 14:33: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