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天津法律咨询 > 滨海新区法律咨询 > 滨海新区强制措施法律咨询 > 监视居住有没有一个月就解除了
包同贺律师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监视居住有没有一个月就解除了

杨* 天津-滨海新区 强制措施咨询 2025.02.22 09:49:59 412人阅读

监视居住有没有一个月就解除了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滨海新区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滨海新区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监视居住属于刑事强制措施,期限最长半年。
  不过实践中,一个月就解除的情况也有。要是司法机关在这期间发现,嫌疑人、被告人不构成犯罪,或没必要继续监视居住,像证据不足、情节很轻没啥危害,就会依法解除。

   还有,案件侦查结束,嫌疑人符合逮捕条件、要换其他强制措施,或是被决定不起诉等,也会提前解除。
  解除时,得及时通知被监视居住的人和相关单位 。

2025-02-22 15:09:03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监视居住期限最长六个月,但一个月就解除的情况也可能出现。
法律解析:
监视居住作为刑事强制措施,按规定最长不超六个月。不过在实际中,存在一个月就解除的可能。当司法机关经过侦查、审查等工作,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构成犯罪,或者不需要继续采取监视居住措施,像证据不足、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等情况,就会依法解除。此外,案件侦查终结,犯罪嫌疑人符合逮捕条件或需变更为其他强制措施,以及被决定不起诉等情形,同样会提前解除。并且,解除时必须及时通知被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这体现了法律在保障司法程序顺利进行的同时,也充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要是你对监视居住相关法律问题还有疑问,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2025-02-22 13:35:40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监视居住作为刑事强制措施,有明确期限规定,最长六个月,但实践中一个月就解除的情况确实可能发生。
这是司法程序灵活性的体现,旨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与司法公正。

(2)当司法机关经工作判断犯罪嫌疑人不构成犯罪,或基于证据不足、情节轻微等无需继续监视居住时,依法解除是对公民自由权利的及时恢复。

(3)案件侦查终结出现不同走向,如犯罪嫌疑人符合逮捕条件、变更强制措施或被决定不起诉等,也会提前结束监视居住状态,且及时通知相关方,确保程序透明。

提醒:
若面临监视居住,要了解自身权利义务。解除监视居住原因多样,遇相关情况建议咨询法律专业人士进一步分析。  

2025-02-22 12:28:46 回复
咨询我

监视居住作为刑事强制措施,期限最长六个月,一个月就解除的情况确实可能出现。

1. 若司法机关在监视居住期间经侦查、审查等工作,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构成犯罪,或认为不需要继续采取该措施,像证据不足、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等,便会依法解除。这体现司法活动对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的精准把握,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2. 案件侦查终结时,若犯罪嫌疑人符合逮捕条件、需变更为其他强制措施,或被决定不起诉等情形,也会提前解除。此规定确保刑事诉讼程序的顺利推进和公正进行。

为保障监视居住解除程序规范,司法机关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及时通知被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保证当事人知情权,维护法律程序的严肃性与公正性。  

2025-02-22 11:30:57 回复
咨询我

(一)被监视居住人若想了解自己是否符合提前解除条件,可主动与执行机关沟通,询问案件进展及自身情况是否符合解除标准。
(二)若被监视居住人认为司法机关应解除却未解除,可通过合法途径向相关部门申诉,如向其上级机关反映情况。
(三)关注自身案件动态,可通过聘请律师,让律师帮助了解案件是否侦查终结、是否有新证据等影响监视居住解除的因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监视居住。解除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  

2025-02-22 10:48:08 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监视居住如何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师及其他辩护人对于人民、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人民、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被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依法变更强制措施。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规定,解除或者撤销监视居住,应当由办案人员提出意见,部门负责人审核,检察长决定。解除或者撤销监视居住的决定应当通知执行。
违反监视居住规定的处理
被监视居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
(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六)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款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监视居住6个月就没事了吗
文章 2485人阅读
监视居住就等着被判刑
文章 1784人阅读
2024监视居住最多几个月?
文章 2821人阅读
监视居住最长多少个月?
文章 2367人阅读
监视居住六个月如何算?
文章 4473人阅读
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的区别
193304人阅读

司法实践中,如果行为人涉嫌了某些违法行为,就可能会面临着行政拘留或者刑事拘留,很多人就不能把这两种拘留做一个区分,针对这个问题,律图小编为大家介绍了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的区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管制是什么意思
258716人阅读

犯罪嫌疑人如果涉嫌某些违法犯罪行为,但是又不严重的情况下,就可能会被判处管制。这个时候,很多人对此就有疑问,管制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律图小编来告诉大家管制是什么意思以及管制的相关知识,供大家阅读。

拘留所和看守所的区别
123898人阅读

生活中,如果人们构成了违法犯罪,公安机关就会根据其违法犯罪情节把犯罪分子关押在拘留所或者看守所。那么拘留所和看守所的区别有哪些呢?这个问题,律图小编为大家做了解答并介绍了相关知识,供大家阅读。

拘留期限
232560人阅读

现实生活中,行为人如果涉嫌某种违法或者犯罪行为,公安机关就可能会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拘留,但是我们要知道,公安机关拘留犯罪嫌疑人是有一定的期限的,那么拘留期限是多久呢?这个问题,律图小编为大家解答。

刑事拘留的条件
97011人阅读

刑事拘留作为我国法律规定的强制措施之一,在生活中适用范围极广,但是我们要知道要想对犯罪分子进行刑事拘留,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行。律图小编下文介绍了刑事拘留的条件相关知识,供大家阅读。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