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山西法律咨询 > 晋城法律咨询 > 晋城刑事犯罪辩护法律咨询 > 离婚中的遗弃罪有哪些,想了解离婚案件中遗弃罪的证据有哪些?
包同贺律师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离婚中的遗弃罪有哪些,想了解离婚案件中遗弃罪的证据有哪些?

pub****786 山西-晋城 刑事犯罪辩护咨询 2025.02.21 15:44:43 394人阅读

离婚中的遗弃罪有哪些,想了解离婚案件中遗弃罪的证据有哪些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晋城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晋城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15636291236 (咨询请说明来自律图)
地区:黑龙江-齐齐哈尔 咨询解答:133条

作为律师,我可以为您解答关于离婚案件中遗弃罪的相关问题。

### 1. **遗弃罪的法律规定**
   根据《刑法》第261条,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在离婚案件中,如果一方对需要扶养的配偶或子女拒绝履行扶养义务,可能构成遗弃罪。

### 2. **离婚案件中可能涉及遗弃罪的情形**
   - **对配偶的遗弃**:如果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患病、残疾或其他无独立生活能力的配偶拒绝扶养,可能构成遗弃罪。
   - **对子女的遗弃**:如果一方在离婚过程中或离婚后,对未成年子女或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拒绝扶养,也可能构成遗弃罪。

### 3. **遗弃罪的证据**
   在离婚案件中,证明遗弃罪需要提供以下证据:
   - **扶养义务的证据**:如结婚证、出生证明等,证明双方存在婚姻关系或亲子关系。
   - **无独立生活能力的证据**:如医疗证明、残疾证明等,证明被遗弃方确实需要扶养。
   - **拒绝扶养的证据**:如银行流水、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证明对方未履行扶养义务。
   - **情节恶劣的证据**:如长期不支付生活费、将被扶养人置于危险境地等,证明对方的行为已达到“情节恶劣”的程度。

### 4. **法律后果**
   如果构成遗弃罪,根据《刑法》第261条,可能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5. **建议**
   如果您在离婚案件中遇到遗弃问题,建议尽快委托律师介入。作为律师,我可以帮助您:
   - 收集和整理相关证据;
   - 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或向公安机关报案;
   - 在离婚诉讼中争取更多的合法权益,如要求对方支付扶养费、赔偿损失等。

请尽快联系我,以便进一步沟通和提供法律帮助。

2025-02-21 17:13:12 回复
咨询我
18835662549 (咨询请说明来自律图)
地区:山西-晋城 咨询解答:796条

你好 目前是想要离婚还是?

2025-02-21 16:00:29 回复

解答如下, 现实生活中,遗弃的事件时有发生。通常都是哪些年纪大的老年人,或者年幼的孩子等被遗弃,这些行为都是有违道德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触犯了我国的法律,即所谓的遗弃罪。对于遗弃是否构成犯罪,需要达到一定的情节,那么,在我国的相关法律中,夫妻遗弃罪的证据是什么下文便是这一问题的解答。夫妻遗弃罪的证据是什么负有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生活能力的人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且情节恶劣的。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程度的,才构成犯罪。也就是说,情节是否恶劣是区分遗弃罪与非罪的一个重要界限。根据司法实践经验,遗弃行为情节恶劣是指:由于遗弃而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被害人因被遗弃而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的;因遗弃而使被害人走投无路被迫自杀的;行为人屡经教育,拒绝改正而使被害人的生活陷一危难境地的;遗弃手段十分恶劣的(如在遗弃中又有打骂、虐待行为的等等。具体的犯罪构成如下:
一、犯罪主体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而且具有抚养能力的人。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法律上的扶养义务是: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相教育的义务;养父母与养子女、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均与生父母与其子女之间的抚养、赡养义务相同,但是养子女和生父母间的权利和义务,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其生父母应负担子女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者全部,直到子女能生活为止;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的未成年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兄姐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无力扶养的未成年弟、妹,有扶养的义务。
二、犯罪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应履行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拒绝扶养的动机是各种各样的,如有的把老人视为累赘而遗弃;有的借口已离婚对所生子女不予抚养:有的为创造再婚条件遗弃儿童;有的为了逼迫对方离婚而遗弃妻子或者丈夫等。本罪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对象只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夫妻遗弃罪的证据是什么对于遗弃行为,需要达到法律规定的条件,才能构成犯罪。因此,情节的轻重性,就成为了判定是否构成遗弃罪的一个重要的界限。根据司法实践经验,由于遗弃而致被害人重伤,或者被害人因被遗弃而生活无着,流离失所的都属于情节严重的,在法律上是构成遗弃罪的。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遗弃罪的证据有哪些
需要搜集的证据如下:
1、遗弃者有义务、能力对被遗弃者进行抚养;
2、遗弃者在多长的时间内没有尽任何的抚养义务;
3、造成的后果。
收集自诉遗弃罪的证据的方向主要就是遗弃者有义务且有能力抚养,但是却没有抚养,要注意表明未尽抚养的时间,同时说明因为没有尽到抚养义务造成的后果等等。
遗弃罪立案标准
1、行为人必须负有扶养义务。这是构成本罪的前提条件。公民对哪些家庭成员负有扶养义务,是由我国法律的明确规定了的。扶养义务是基于抚养与被抚养、扶养与被扶养以及赡养与被赡养这三种家庭成员之间不同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产生的。
2、行为人能够负担却拒绝扶养,能够负担,是指有的经济能力,并有能够满足本人及子女、老人的最低生活标准(当时、当地的标准)外有多余的情况。行为人是否有能力负担,这就需要司法机关结合其收入、开支情况具体加以认定,这里所谓扶养,如前所述,应从广义上理解,包括长辈对晚辈的抚养,晚辈对长辈的赡养,以及夫妻之间的扶养。
3、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程度的,才构成犯罪。也就是说,情节是否恶劣是区分遗弃罪与非罪的一个重要界限。根据司法实践经验,遗弃行为情节恶劣是指:由于遗弃而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被害人因被遗弃而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的;因遗弃而使被害人走投无路被迫自杀的;行为人屡经教育,拒绝改正而使被害人的生活陷一危难境地的;遗弃手段十分恶劣的(如在遗弃中又有打骂、虐待行为的)等等。

对于遗弃罪的证据有什么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遗弃罪的证据有哪些
需要搜集的证据如下:
1、遗弃者有义务、能力对被遗弃者进行抚养;
2、遗弃者在多长的时间内没有尽任何的抚养义务;
3、造成的后果。
收集自诉遗弃罪的证据的方向主要就是遗弃者有义务且有能力抚养,但是却没有抚养,要注意表明未尽抚养的时间,同时说明因为没有尽到抚养义务造成的后果等等。
遗弃罪立案标准
1、行为人必须负有扶养义务。这是构成本罪的前提条件。公民对哪些家庭成员负有扶养义务,是由我国法律的明确规定了的。扶养义务是基于抚养与被抚养、扶养与被扶养以及赡养与被赡养这三种家庭成员之间不同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产生的。
2、行为人能够负担却拒绝扶养,能够负担,是指有的经济能力,并有能够满足本人及子女、老人的最低生活标准(当时、当地的标准)外有多余的情况。行为人是否有能力负担,这就需要司法机关结合其收入、开支情况具体加以认定,这里所谓扶养,如前所述,应从广义上理解,包括长辈对晚辈的抚养,晚辈对长辈的赡养,以及夫妻之间的扶养。
3、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程度的,才构成犯罪。也就是说,情节是否恶劣是区分遗弃罪与非罪的一个重要界限。根据司法实践经验,遗弃行为情节恶劣是指:由于遗弃而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被害人因被遗弃而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的;因遗弃而使被害人走投无路被迫自杀的;行为人屡经教育,拒绝改正而使被害人的生活陷一危难境地的;遗弃手段十分恶劣的(如在遗弃中又有打骂、虐待行为的)等等。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