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一)债务人主动沟通:判决生效后,债务人若想协商只还本金,要积极主动联系债权人,真诚说明自己经济困难的实际状况。
(二)提出合理方案:向债权人详细阐述只还本金的方案,包括还款计划等,争取债权人的理解与同意。
(三)签订书面协议:一旦双方达成一致,务必以书面形式确定和解协议,清晰写明双方权利义务,防止后续出现争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
2025-02-20 21:15:04 回复
咨询我
法院判决后理论上有协商只还本金的可能,但难度较大且要满足条件。
首先,判决生效后双方应依判决履行义务。不过特殊情况如债务人经济极度困难,无法承担利息等费用,同时债权人愿意作出让步时,协商才有可能。
债务人可采取以下措施:
1. 主动积极与债权人联系,诚恳说明自身经济困境,详细阐述无力支付利息的原因,让债权人了解实际状况。
2. 提出只还本金的具体方案,包括还款时间、方式等。
3. 若债权人同意,双方需签订书面和解协议,清晰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需要注意,即便达成新协议,若债务人不履行,债权人有权依原生效判决申请强制执行。因此协商过程要谨慎,书面协议要严谨,防止后续产生不必要纠纷 。
2025-02-20 21:09:11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法院判决后理论上有协商只还本金的可能,但有难度且要满足条件,需谨慎操作。
法律解析:
法院判决生效后,双方应依判决履行义务。不过在特殊情形下,如债务人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利息,债权人又愿意让步时,双方可尝试协商只还本金。债务人可主动和债权人沟通自身困境并提出方案,若债权人同意,便可达成和解协议。需要明确的是,即便达成新协议,若债务人不履行,债权人仍能依据原生效判决申请强制执行。所以在协商过程中,要以书面形式清晰界定双方权利义务,防止后续产生纠纷。倘若大家在这方面遇到难题,或者对相关法律规定存在疑问,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2025-02-20 20:56:17 回复
咨询我
法院判决后,理论上有协商只还本金的可能,不过难度不小,得满足条件。
判决生效后,双方要按判决履行。要是债务人经济困难,支付利息吃力,债权人又愿意让步,就可尝试协商。债务人主动沟通,说明困境并提方案,债权人同意就可签和解协议。
即便达成新协议,债务人不履行,债权人仍能依原判决申请强制执行。协商只还本金要慎重,书面明确权利义务,防止后续出问题 。
2025-02-20 20:00:42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法院判决生效后具有法律强制力,双方本应依判决履行。但特殊情形下,如债务人经济状况极差,无法承担利息,而债权人又愿意通融,协商只还本金就有了可能。
(2)债务人有协商意愿时,主动沟通是第一步。清晰且诚实地向债权人阐述自身经济困境,拿出合理的只还本金方案供对方考虑。
(3)一旦双方达成和解,新的和解协议便产生效力。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原判决失去意义,若债务人不遵守新协议,债权人有权凭借原生效判决申请强制执行。
提醒:
协商只还本金要慎重,务必以书面形式确定双方权利义务,防止后续出现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2025-02-20 19:40: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