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四川法律咨询 > 雅安法律咨询 > 雅安金融诈骗辩护法律咨询 > 诈骗罪的民事赔偿标准是多少钱一次
包同贺律师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诈骗罪的民事赔偿标准是多少钱一次

叶* 四川-雅安 金融诈骗辩护咨询 2025.02.19 16:02:32 496人阅读

诈骗罪民事赔偿标准是多少钱一次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雅安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雅安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一)确定损失:仔细梳理因诈骗行为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整理好相关证据,像购买物品的发票等,以此明确实际损失金额。
(二)财物定价:对于有明确市场价格的财物,依据市场行情确定价值;特殊物品及时联系专业评估机构进行价值评估。
(三)关注退赔:留意犯罪人是否主动退赔退赃,若没有,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及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犯罪人赔偿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2025-02-19 17:51:03 回复
咨询我

   诈骗罪的民事赔偿没有固定金额标准。犯罪人要对被害人因诈骗遭受的物质损失赔偿。
  直接经济损失在赔偿范围内,像被骗走的财物价值。

   赔偿计算依据被害人实际损失。有市场价格的财物按市价算,特殊物品找专业评估。

   犯罪人有退赔退赃义务,司法机关会责令。若拒不退赔,被害人可在刑事诉讼时提附带民事诉讼,让法院强制其赔偿 。

2025-02-19 17:10:17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诈骗罪民事赔偿无固定标准,以被害人实际损失为依据赔偿直接经济损失,犯罪人有退赔义务,拒不退赔被害人可通过附带民事诉讼维权。
法律解析:
在诈骗罪里,犯罪人需对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失负责赔偿。直接经济损失作为赔偿范围,像被骗走的现金、物品价值都在其中。财物价格确定方式灵活,有明确市场价格按市场价格,特殊物品则专业评估。犯罪人退赔退赃是法定责任,司法机关会督促。若犯罪人拒绝,被害人在刑事诉讼期间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通过法院判决强制其履行赔偿,以此维护自身权益。若大家在这方面有困惑,遇到类似问题,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我们将为你提供准确的法律解答与专业建议 。  

2025-02-19 16:54:56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诈骗罪民事赔偿不存在固定金额标准,主要围绕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失展开。
犯罪人需对这些损失进行赔偿,重点在于直接经济损失。

(2)财物价值计算方式多样。有明确市场价格的财物,依市场价格确定价值;特殊物品则借助专业评估来明确价值。这为准确计算损失提供了方法。

(3)犯罪人有退赔退赃的法定义务,司法机关会督促其履行。若拒绝退赔,被害人能在刑事诉讼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法院会依法判决并强制犯罪人履行赔偿责任。

提醒:
遭遇诈骗后,及时保留好相关证据,包括财物购买凭证等 ,以便确定损失价值。若犯罪人未主动退赔,及时通过附带民事诉讼维权。  

2025-02-19 16:46:30 回复
咨询我

诈骗罪的民事赔偿不存在固定金额标准。犯罪人需对被害人因诈骗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失予以赔偿,重点在于直接经济损失。

1. 计算方式严格以被害人实际损失为基础。像被骗取的现金、物品价值等,若财物有明确市场价格,就按市场价格计算;特殊物品则通过专业评估确定价值。这能确保赔偿金额合理反映实际损失。
  
2. 犯罪人有退赔退赃的义务,司法机关会责令其退赔被害人损失。这是法律对犯罪人的基本要求,促使其承担应有的责任。

3. 若犯罪人拒不退赔,被害人可在刑事诉讼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借助法律途径保障自身权益,由法院判决并强制犯罪人履行赔偿义务,实现对被害人损失的弥补和权益的维护。  

2025-02-19 16:21:39 回复

对于民事欺诈还是诈骗罪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1)在主观方面:民事欺诈行为人主观目的是通过瞒、哄、诱导的方法,使受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做出对其不利而对欺诈行为人有利的行为,通过“履行义务”的合法形式,谋取非法利益,其实质是“不法获利”,主观故意是间接的。而诈骗行为则不同,行为人主观上根本没有担负义务的动机,只企图虚构事实迷惑受害人上当受骗,交出财物,非法占有,其主观故意是直接的。
(2)在内容方面:刑事诈骗行为人完全是虚构事实、无中生有,根本不具备履行义务的能力和条件。而欺诈行为人则是基于一定事实基础上的夸张、扩大,属部分内容不真实,且有一定承担义务的能力和条件,也就是说其所实施的行为中有合法的民事内容的部分。
(3)在后果方面:刑事诈骗行为人为了非法占有,巧取豪夺,不择手段,诈骗的财物数额往往非常巨大,严重扰乱了我国的和市场经济秩序。
二者虽然在客观表现上相似,但在构成要件上仍然存在明显的区别。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