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被告人有赔偿能力却不支付赔偿款,应积极采取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1. 申请强制执行。在裁判文书规定履行期限届满后,向法院提出申请。法院能够查询、冻结、划拨其银行存款,对名下财产进行查封、扣押、拍卖。这样能直接从经济层面强制被告人履行赔偿义务。
2. 对于隐藏、转移财产的情况,法院会依法处理。可对被告人予以罚款、拘留,情节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这能有力威慑被告人,促使其不敢再有此类行为。
3. 将被告人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其高消费及出入境等行为。比如限制乘坐飞机、高铁,限制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通过多方面限制,从生活层面给被告人施加压力,迫使其主动履行赔偿义务 。
2025-02-19 15:45:07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当被告人有赔偿能力却不支付赔偿款时,申请强制执行是关键举措。法律赋予法院多种执行手段,查询、冻结、划拨银行存款能直接触及被告人财产,查封、扣押、拍卖名下财产则可将其资产变现用于赔偿。
(2)对于隐藏、转移财产这种恶意逃避赔偿责任的行为,法律明确了惩治手段。罚款、拘留是对其不法行为的直接惩处,情节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旨在以严厉刑罚威慑此类恶劣行径。
(3)将被告人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限制高消费及出入境等行为,从生活多方面施加压力。限制乘坐飞机、高铁,限制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让其为拒不履行赔偿义务付出代价。
提醒:
遇到此类情况及时申请强制执行,注意收集被告人财产线索,以助法院高效执行 。
2025-02-19 15:00:41 回复
咨询我
(一)申请强制执行:在规定履行期限届满后,果断向法院提出申请。法院能通过多种方式对被告人财产进行处置,像查询银行存款、冻结资金、划拨款项,还能对名下财产进行查封、扣押和拍卖 。
(二)利用失信名单和限制措施:请求法院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及出入境等行为。让其在生活诸多方面受限,例如不能舒适地乘坐飞机高铁,子女上学也会受到影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
2025-02-19 13:36:22 回复
咨询我
要是被告人有能力赔偿却不付赔偿款,等裁判文书规定的履行期过了,就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能查、冻、划他的银行存款,还能封、扣、拍卖他名下财产。要是他藏、转财产,法院可罚款、拘留他,严重的会追究刑事责任。
也能把他列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和出入境等行为,像不能坐高铁飞机,子女不能读高收费私立学校,以此施压让他赔偿 。
2025-02-19 11:54:40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被告人有赔偿能力却不支付赔偿款,可通过申请强制执行等多种措施促使其履行义务。
法律解析:
当裁判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限结束,被告人仍不支付赔偿款时,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是有效的办法。法院依据法律赋予的权力,能够对被告人的银行存款进行查询、冻结、划拨操作,也能对其名下财产进行查封、扣押、拍卖 。若被告人试图隐藏、转移财产,这属于妨碍司法执行的行为,法院可对其进行罚款、拘留;情节严重的按照《刑法》规定,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在生活多方面对其进行限制,给其带来压力,迫使其履行赔偿责任。如果遇到此类问题不知如何具体操作,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02-19 10:51: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