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一)及时申请强制执行:在规定时效内,向一审法院或被执行财产所在地法院提交申请,别错过时机影响权益实现。
(二)关注法院执行措施:了解法院对被执行人存款、收入、财产等采取的查询、冻结、划拨、扣留、提取、查封、扣押、拍卖、变卖等操作进展。
(三)留意被执行人动向:若其有能力却不执行,及时向法院反映,促使法院采取罚款、拘留等措施,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
2025-02-19 14:51:02 回复
咨询我
起诉胜诉后对方不还钱,能申请强制执行。胜诉判决有强制力,申请执行人要在时效内,向一审法院或被执行财产地法院提交申请。
法院受理后,会采取多样执行手段,像查询、冻结、划拨存款,扣留、提取收入,查封、扣押、拍卖财产等。
若被执行人有能力却不执行,情节严重会涉嫌犯罪,法院会罚款、拘留,构成犯罪就追究刑责。此外,还会将其列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等,促其履行义务 。
2025-02-19 13:53:13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起诉胜诉后对方不还钱,可申请强制执行来保障自身权益。
法律解析:
胜诉判决是具有强制执行力的有力凭证。作为申请执行人,需在规定时效内,向一审法院或者被执行财产所在地法院提交强制执行申请。法院受理申请后,有诸多执行手段。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存款,让资金流转在掌控之中;扣留、提取其收入,从源头把控还款能力;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财产,将资产变现偿债。若被执行人有能力执行却故意不执行,情节严重的,会触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面临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且会被列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出入境等。这一系列举措,层层施压,迫使被执行人履行义务。如果在申请强制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更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2025-02-19 13:24:56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胜诉后对方不还钱,申请强制执行是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途径。规定时效内申请是关键,向一审法院或被执行财产所在地法院提交申请,能确保执行程序的合法启动。
(2)法院的多种执行措施能有效查找和处置被执行人的财产,查询、冻结等手段可直接作用于被执行人的财务状况,促使其还款。
(3)对于有能力却拒不执行的被执行人,法律有严厉制裁。刑事处罚和信用惩戒双管齐下,不仅要承担刑事责任,生活各方面也会受限。
提醒:
申请强制执行要注意时效。遇到此类情况,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以便更好维护自身权益。
2025-02-19 11:26:21 回复
咨询我
起诉对方胜诉后对方不还钱,申请强制执行是维护权益的有效途径。胜诉判决赋予申请执行人强制执行力保障。
申请强制执行时,首先要在规定时效内,向一审法院或被执行财产所在地法院提交申请 。这一步务必严格遵循时效规定,以免错过时机。
法院受理后会多管齐下采取执行措施。对于被执行人的财产,会通过查询、冻结、划拨存款,扣留、提取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财产等方式实现债权。
对于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的被执行人,法律有严厉制裁手段。情节严重的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法院会罚款、拘留,构成犯罪则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法院还会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出入境等,通过信用惩戒迫使其履行义务。
2025-02-19 09:42: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