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轻伤二级构成故意伤害罪立案标准,取得谅解协议后,不同阶段有不同处理方式。
1. 侦查阶段,公安机关拥有一定裁量权。会结合犯罪情节以及谅解情况等因素判断,若认为犯罪情节轻微且无需逮捕,可采取取保候审等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符合特定条件时,还能不移送审查起诉 。这既能保障诉讼程序进行,又能最大程度减少对嫌疑人不必要的羁押。
2. 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严格审查全案证据与谅解协议等。犯罪情节轻微,依刑法规定无需判刑或可免除刑罚,检察院可作出不起诉决定;若决定起诉,也会将谅解协议作为从轻量刑情节向法院提出量刑建议,确保司法公正与罪责相适应。
3. 审判阶段,法院通常将谅解协议视为重要酌定从轻情节,对被告人从轻处罚,甚至可能适用缓刑或判处更轻刑罚,体现刑罚的教育与改造功能 。
2025-02-19 13:30:02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侦查阶段,公安机关拥有一定自由裁量权。基于轻伤二级及谅解协议等情形,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且无需逮捕的,采取取保候审等非羁押措施,这既保障诉讼顺利进行,又给予嫌疑人相对宽松环境。符合特定条件的,不移送审查起诉,直接终结刑事程序。
(2)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全面审查。犯罪情节轻微且符合法定免刑情形,可作出不起诉决定。即便起诉,谅解协议也会成为从轻量刑情节,供法院量刑参考。
(3)审判阶段,法院高度重视谅解协议。一般将其视为重要酌定从轻情节,从轻处罚被告人,甚至可能适用缓刑或判处更轻刑罚。
提醒:
涉及此类案件,需注意谅解协议签订要符合法定程序。不同案件情况复杂,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进一步分析。
2025-02-19 13:03:36 回复
咨询我
(一)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一方积极与受害者沟通,诚恳道歉并尽快达成谅解协议。同时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如实陈述情况,争取让公安机关认定犯罪情节轻微,从而采取取保候审等措施甚至不移送审查起诉。
(二)审查起诉阶段,继续保持积极态度,主动向检察院说明取得谅解的过程及双方和解的诚意。若检察院决定起诉,也能因谅解协议获得从轻量刑建议。
(三)审判阶段,被告人遵守法庭纪律,在庭审中表达悔意。依靠谅解协议这一重要酌定从轻情节,争取法院从轻处罚,获得缓刑或更轻刑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九十条规定,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
2025-02-19 12:07:34 回复
咨询我
轻伤二级能立故意伤害罪案。拿到谅解协议后,侦查阶段,公安机关看犯罪和谅解状况,情节轻且无需逮捕,能办取保候审等非羁押措施,符合条件还可不移送起诉。
审查起诉时,检察院审查证据和谅解协议。情节轻微,按刑法无需判刑或可免刑的,检察院能不起诉;决定起诉的,会把谅解协议当从轻情节提量刑建议。
审判阶段,法院一般将谅解协议视为重要从轻情节,对被告人从轻判罚,可能判缓刑或更轻刑罚 。
2025-02-19 12:04:16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轻伤二级构成故意伤害罪立案标准,取得谅解协议后在不同阶段有不同有利处理方式。
法律解析:
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如果犯罪情节轻微且结合谅解情况等,认为不需要逮捕的,能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等非羁押性措施,符合特定条件还可以不将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到了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会全面审查证据以及谅解协议。要是犯罪情节轻微,按刑法规定无需判刑或可免除刑罚,检察院能够作出不起诉决定;就算决定起诉,谅解协议也会成为建议从轻量刑的依据。审判阶段,法院通常把谅解协议当作重要的酌定从轻情节,往往会对被告人从轻处罚,甚至可能适用缓刑或判处更轻刑罚。谅解协议在故意伤害案件不同阶段都有重要作用。如果大家在这方面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得准确且全面的法律建议。
2025-02-19 11:09: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