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搬迁到二十公里外,双方可以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如果不能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企业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给予法定的经济补偿金。仅以企业搬迁主张补偿没有法律支持。rn 企业搬迁属于“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情形,在劳动合同法第40条第三款中有规定。rnrn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rn 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rn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rn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rn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rn 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rn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rn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rn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rn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rn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rn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rn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rnrn 劳动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指出:本条中的‘客观情况’指:发生不可抗力或出现致使劳动合同全部或部分条款无法履行的其他情况,如企业迁移、被兼并、企业资产转移等。但不包括导致经济型裁员的客观条件。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建设的发展,房屋的拆迁补偿与老百姓息息相关,因此国家出台了相关条例规范拆迁补偿;为了避免被拆迁者得不到应有的补偿而影响生活,国家也制定了一系列补偿标准供政府部门参考。
城市建设中,拆迁是很常见的。但是很多家庭由于各种原因会拒绝拆迁,或是因为是祖祖辈辈的居住地,或是因为补偿不足等等。这时候就需要政府执行强制拆迁,作为被拆迁人应该了解强制拆迁的法律规定和程序。
拆迁是指取得拆迁许可的单位,根据城市建设规划要求和政府所批准的用地文件,依法拆除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房屋和附属物,将该范围内的单位和居民重新安置,并对其所受损失予以补偿的法律行为。
想获取更多征地拆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