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假释由执行机关向法院提出申请这一规定合理且必要,它确保了假释程序的规范与公正。
1. 法定条件设定科学,要求被判处有期徒刑的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同时具备遵守监规、接受改造、有悔改表现且无再犯罪危险,这能最大程度保障社会安全和刑罚目的实现。
解决措施:执行机关应严格考察罪犯是否符合这些条件,建立科学评估体系。
2. 申请流程严谨,执行机关评审后向中级以上法院提建议书并提交材料,法院组织合议庭审理,有证据证明悔改或立功才裁定假释,避免权力滥用。
解决措施:执行机关要如实提交材料,法院要认真审理。
3. 对累犯及特定暴力性犯罪被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是基于他们较高的再犯可能性。
解决措施:持续关注此类犯罪分子改造情况,探索更有效的改造措施,以降低其再犯风险 。
2025-02-19 09:48:02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假释的申请主体明确为执行机关,这体现了法律程序的严谨性,确保假释申请有专门且恰当的主体负责。
(2)法定条件对假释资格进行了严格限定。被判处有期徒刑需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这是对刑罚执行程度的要求,同时强调罪犯要遵守监规、积极改造且无再犯危险,旨在确保假释后的社会安全。
(3)申请流程规范有序。执行机关评审后向中级以上法院提建议并提交材料,让法院全面了解罪犯情况。法院通过合议庭审理,依据证据决定是否假释,保障了司法的公正性。
(4)对累犯及特定暴力性犯罪且刑期达十年以上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这是基于对社会公共安全和法律威严的考量。
提醒:
申请假释需严格对照法定条件,执行机关和法院会按规范流程处理。不符合条件者切勿违规操作 。
2025-02-19 09:38:17 回复
咨询我
(一)对于想要申请假释的罪犯来说,要努力做到认真遵守监规纪律,积极接受教育改造,通过良好表现争取符合确有悔改表现的要求,为假释创造条件。
(二)执行机关在评审时要严格按照法定条件进行筛选,确保提交的假释建议书真实反映罪犯情况,所提交的相关材料也要准确完备。
(三)法院在审理时,合议庭成员应仔细审查证据,确保对罪犯确有悔改或立功事实的判断准确无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一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2025-02-19 09:27:04 回复
咨询我
假释得由执行机关向法院去申请。要满足法定条件,像被判有期徒刑的,得执行原判刑期一半以上,还得守监规、接受改造,有悔改表现且不会再犯罪。
申请流程上,执行机关会评审符合条件的罪犯,向中级以上法院提假释建议书并交材料,像评审鉴定表等。法院收到后组织合议庭审理,有证据证明罪犯有悔改或立功,就裁定假释。
但累犯和因特定暴力犯罪被判十年以上、无期徒刑的,不能假释 。
2025-02-19 08:09:22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假释由执行机关向法院提出申请,申请需满足法定条件且有特定流程,同时累犯及特定暴力性犯罪者不得假释。
法律解析:
按照法律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在遵守监规、接受改造且有悔改表现、无再犯罪危险时,执行机关可申请假释。执行机关要先对符合条件的罪犯评审,向中级以上法院提建议书并提交材料。法院组织合议庭审理,有证据证明罪犯悔改或立功就裁定假释。但累犯以及因特定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能假释。这是为了维护法律公正和社会安全稳定。如果大家对假释相关法律规定还有其他疑问,或者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类似法律问题,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获得准确且专业的法律建议。
2025-02-19 07:11: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