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河南法律咨询 > 濮阳法律咨询 > 濮阳判决执行法律咨询 > 或裁或诉条款是否有效

或裁或诉条款是否有效

李** 河南-濮阳 判决执行咨询 2025.02.19 06:42:33 304人阅读

或裁或诉条款是否有效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濮阳律师 诉讼仲裁律师 濮阳诉讼仲裁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或裁或诉”条款通常无效。仲裁与诉讼作为相互排斥的争议解决途径,仲裁要求双方存在明确有效的仲裁协议,且要选定唯一仲裁机构。“或裁或诉”条款使争议解决方式缺乏确定性,易让双方在选择仲裁还是诉讼上产生模糊认知。

为避免纠纷,有以下建议:
1. 在签订合同时,务必对争议解决方式进行审慎考量,明确选定仲裁或诉讼其中一种方式,防止出现“或裁或诉”这类模糊表述。
2. 如果合同中已出现“或裁或诉”条款,双方应及时协商修订,确定单一且清晰的争议解决途径,从而确保后续若产生纠纷,能够顺利、高效地推进解决程序,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2025-02-19 09:45:02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仲裁和诉讼作为争议解决方式,有着不同的规则和程序。仲裁以双方达成有效的仲裁协议为前提,其中关键是选定唯一仲裁机构,这能保障仲裁程序有序开展。
(2)“或裁或诉”条款违背了争议解决方式确定性的要求。双方对于究竟采用仲裁还是诉讼来处理纠纷没有清晰界定。
(3)这种不确定性在实践中极易引发问题,如一方发起仲裁,另一方却提起诉讼,使得争议解决陷入僵局,阻碍程序正常推进。尽管特殊情况下该条款可能生效,但只是少数情况。

提醒:
为避免纠纷发生时争议解决方式不明,建议在合同等约定中明确选择仲裁或诉讼其中一种方式。  

2025-02-19 09:44:22 回复
咨询我

(一)在拟定合同等文件时,要明确知晓“或裁或诉”条款大多无效这一情况。
(二)若希望通过仲裁解决纠纷,需在协议中清晰选定唯一的仲裁机构,确保仲裁协议有效。
(三)若倾向诉讼,就直接约定诉讼管辖法院等相关内容,让争议解决途径确定无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五条规定,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 。此条体现了仲裁和诉讼的排斥性,说明“或裁或诉”这种不确定的争议解决条款不符合要求,也印证了尽量避免该条款、明确选择单一解决方式的必要性。  

2025-02-19 08:18:20 回复
咨询我

    “或裁或诉”条款大多没效。仲裁和诉讼,是不同的纠纷解决办法,只能二选一。仲裁得双方有清楚有效的仲裁协议,还要选好一个仲裁机构。
  
    “或裁或诉”让解决方式不明确,双方都不清楚到底用哪种,很容易产生混乱。比如一方要仲裁,另一方要诉讼,程序就乱套了。

    虽说特殊情况下,结合案情和当事人行为,该条款可能有效,但为了让纠纷解决途径明明白白,最好别用,选一种方式就好。

2025-02-19 07:48:53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或裁或诉”条款通常无效,应尽量避免约定此类条款,明确选定单一争议解决方式。
法律解析:
仲裁和诉讼是相互排斥的争议解决途径。进行仲裁的前提是双方有明确且有效的仲裁协议,并且要选定唯一仲裁机构。“或裁或诉”条款让争议解决方式缺乏确定性,双方对于究竟用仲裁还是诉讼解决纠纷认识模糊。实际中若一方选仲裁,另一方选诉讼,会致使程序混乱。尽管个别特殊情况下,依据具体案情和当事人后续行为等,该条款可能产生一定效力,但总体来说,这种条款大多是无效的。为保证争议解决途径清晰,保障权益和高效解决纠纷,要明确选择仲裁或者诉讼其中一种方式。如果在这方面存在困惑或需要专业意见,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2025-02-19 07:31:25 回复

对于合同中约定或仲裁或起诉,有效吗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法律意见】
合同中约定了争议解决方式为仲裁和诉讼的,发生争议时,仲裁协议无效。
仲裁与诉讼有什么区别
1、用仲裁解决争议必须先有书面约定。在合同纠纷中双方若要通过仲裁的方式解决纠纷,必须有明确的约定仲裁协议或条款。一般是在双方事先签订的合同中解决争议的方式中明确选择仲裁的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4条规定:“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第26条规定:“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未声明有仲裁协议,人民受理后,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提交仲裁协议的,人民应当驳回,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未对人民受理该案提出异议的,视为放弃仲裁协议,人民应当继续审理。”另外,双方不但要约定通过仲裁的方式解决双方的争议,而且必须约定明确的仲裁机构。如果约定不明确,事后也无法协商一致,仲裁委员会也不能受理。仲裁是一局裁决,经过双方选定的仲裁机构审理后只要做出裁决,立即生效,一方不履行裁决,另一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这一点和诉讼相比比较快捷。但仲裁的程序相对比较复杂,而且费用比较高,尤其是对普通的交易者之间的交易,交易额往往比较小,仲裁的成本相对就更高了。一个在审理只要几百元诉讼费的案件,到仲裁可能就要近万元受理费和处理费。所以,我认为如果合同标的本身并不大,发生争议不必选择通过仲裁的方式解决。当然,这里说的仲裁,和我们平时说的劳动仲裁完全是两回事。
2、通过诉讼解决争议是最常见的方式。如果没有约定仲裁或约定的仲裁条款无效,那发生争议时,任何一方都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提讼。由经过审理后对双方的是非对错做出相应判决。要选择有管辖权的才能顺利立案,一般合同纠纷,双方可以选择和双方或合同有关的一个地方的管辖,如果有有效的约定管辖条款,可以按双方的约定办。如果没有约定管辖,一般应该在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管辖。
3、如何约定管辖当事约定管辖时,在不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情况下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管辖。
4、在无约定管辖的情况下,不同的合同如何确定管辖?在无约定的情况下可以在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的为管辖。被告住所地好确定,不同的合同履行地如何确定呢?买卖合同: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履行地点的,以约定的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仅约定了交货地点的,交货地点为合同履行地;对履行地点、交货地点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或者虽有约定但未实际交付货物,且当事人双方住所地均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以及口头购销合同纠纷案件,均不依履行地确定案件管辖;购销合同的实际履行地点与合同中约定的交货地点不一致的,以实际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七条 当事人约定争议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的,仲裁协议无效。但一方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另一方未在仲裁法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期间内提出异议的除外。

对于合同中约定或仲裁或诉讼有效吗,我做出了如下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4条: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5条: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

仲裁或起诉的,仲裁条款无效
但是如果一方申请仲裁,被申请方首次开庭前未提出异议,视为接受仲裁
《仲裁法司法解释》
第七条 当事人约定争议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协议无效。但一方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另一方未在仲裁法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期间内提出异议的除外。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典当管理办法
154800人阅读

典当行业在过去市场十分热闹,现在贷款等金融业务的出现,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便捷,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典当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相关知识,譬如典当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内容有哪些,来了解一下吧。

物权效力
89737人阅读

物权,一般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今天为大家介绍物权效力的相关法律知识,那么什么是物权效力,物权效力有哪些,物权效力和合同效力的联系有哪些,以及物权效力优先原则规定是什么呢,希望这些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快来了解一下吧!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48032人阅读

物权,一般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其中所有权是大家最为熟悉的,那么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内容有哪些,以及最新物权法司法解释规定的具体内容有些什么?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来了解一下吧!

一审判决生效
11229人阅读

在诉讼案件中一审判决的生效时间需要多久,如果不服一审判决需要在什么期限内上诉,一审判决离婚生效时间是多久,一审判决生效日是什么时候等等一系列关于一审判决的法律知识都由我们来帮您解答吧!

一审判决
45013人阅读

在诉讼流程后,一般的案件在基层人民法院审判后,在一定期限内可以提交二审请求,那么一审判决何时生效法律规定有哪些,一审判决生效时间是如何规定的,以及一审判决和一审裁定有什么联系呢,快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诉讼仲裁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