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辽宁法律咨询 > 沈阳法律咨询 > 沈阳金融诈骗辩护法律咨询 > 诈骗案件民事能否起诉对方
包同贺律师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诈骗案件民事能否起诉对方

杨** 辽宁-沈阳 金融诈骗辩护咨询 2025.02.18 16:28:12 444人阅读

诈骗案件民事能否起诉对方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沈阳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沈阳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在诈骗案件中,先刑事诉讼并在过程中通过附带民事诉讼主张民事赔偿是通常做法,一般不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这是因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可借助刑事诉讼程序查明事实,有力保障被害人合法权益。

具体措施和建议如下:
1.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期间,应及时了解附带民事诉讼相关规定和流程,准备好与物质损失直接相关的证据材料,如财物购买凭证、转账记录等,以便顺利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

2. 若刑事诉讼已结束,发现新的民事侵权事实等符合单独提起民事诉讼条件的情况,要尽快收集新证据,按照民事诉讼程序要求,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权益。

3. 无论是哪种方式,都可咨询专业法律人士,确保主张合法合理,保障自身权益最大化。  

2025-02-18 22:00:02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诈骗案件中,遵循刑事优先原则,刑事诉讼期间可附带民事诉讼主张民事赔偿,此为常见做法,旨在借助刑事诉讼查明犯罪事实,为民事赔偿提供依据。
例如在诈骗案件里,通过刑事侦查能明确诈骗手段、金额等关键事实,为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诉求提供支撑。

(2)附带民事诉讼的物质损失必须与诈骗犯罪行为直接相关,这一限定确保赔偿范围的合理性,避免无关诉求混入。

(3)刑事诉讼结束后,符合特定条件仍可单独提起民事诉讼,如发现新的民事侵权事实,这为被害人在新情况出现时提供了救济途径。

提醒:
遭遇诈骗需主张民事赔偿时,优先考虑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注意保留与诈骗行为直接相关的物质损失证据,若刑事诉讼后有新情况,及时咨询确定能否单独提起民事诉讼 。

2025-02-18 20:02:10 回复
咨询我

(一)在诈骗案件发生后,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积极配合刑事侦查工作,为后续附带民事诉讼奠定基础。
(二)准备好与物质损失相关的证据,比如购买凭证、转账记录等,以证明损失与诈骗犯罪行为的直接关联。
(三)若刑事诉讼已结束,发现新的民事侵权事实,仔细收集证据,按民事诉讼程序及时单独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  

2025-02-18 18:50:28 回复
咨询我

   诈骗案里,通常先开展刑事诉讼。刑事诉讼期间,能通过附带民事诉讼索要民事赔偿,一般不单独提民事诉讼 。
  
    附带民事诉讼是,被害人因被告人犯罪行为有物质损失,在刑事诉讼时可提出。而且这物质损失得和诈骗行为直接相关。
  
    要是刑事诉讼结束,符合条件也能单独提民事诉讼,像刑事判决后发现新侵权事实。总之,诈骗致财产损失,优先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便于查明事实获赔偿 。

2025-02-18 18:17:48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诈骗案件一般先刑事诉讼,过程中可附带民事诉讼主张赔偿,通常不单独提民事诉讼,刑事结束符合条件也可单独提,但优先考虑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法律解析:
根据法律规定,被害人因被告人诈骗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且物质损失要与诈骗行为直接关联。这是因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能借助刑事诉讼程序更清晰地查明事实,从而有效保障被害人合法权益,使其获得直接物质损失赔偿。在刑事诉讼进行时,被害人就可抓住这个时机主张赔偿。而若刑事诉讼结束,在如发现新的民事侵权事实等特定条件下,也能单独提起民事诉讼。如果对诈骗案件中民事赔偿问题存在疑惑,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获取准确的法律建议和维权途径。  

2025-02-18 16:41:33 回复

对于民事欺诈还是诈骗罪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1)在主观方面:民事欺诈行为人主观目的是通过瞒、哄、诱导的方法,使受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做出对其不利而对欺诈行为人有利的行为,通过“履行义务”的合法形式,谋取非法利益,其实质是“不法获利”,主观故意是间接的。而诈骗行为则不同,行为人主观上根本没有担负义务的动机,只企图虚构事实迷惑受害人上当受骗,交出财物,非法占有,其主观故意是直接的。
(2)在内容方面:刑事诈骗行为人完全是虚构事实、无中生有,根本不具备履行义务的能力和条件。而欺诈行为人则是基于一定事实基础上的夸张、扩大,属部分内容不真实,且有一定承担义务的能力和条件,也就是说其所实施的行为中有合法的民事内容的部分。
(3)在后果方面:刑事诈骗行为人为了非法占有,巧取豪夺,不择手段,诈骗的财物数额往往非常巨大,严重扰乱了我国的和市场经济秩序。
二者虽然在客观表现上相似,但在构成要件上仍然存在明显的区别。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民事纠纷的范围太大,至于与诈骗行为的区别,只能说一个刑事一个是民事。下面针对大家常见的借款长期拖欠不还与诈骗的区别。  诈骗与借款人拖欠不还的最根据的区别在于是否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借款人由于某种原因,长期拖欠不还的,或者编造谎言或隐瞒真相而骗取款物,到期不能偿还的,只要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没有挥霍一空,不赖账,不再弄虚作假骗人,确实打算偿还的;还有些打借条之后伪造还款收条的,诈称已经还款的,仍属借贷纠纷,不构成诈骗。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