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1. 一旦发生工伤,马上停下手里的工作,把现场保护好。要尽可能保留和工伤有关的证据,像是事故现场的照片,还有证人的证言这些。
2. 要赶紧把受伤人员送到医疗机构去治疗,保证自身健康安全。
3. 用人单位得注意了,在事故发生那天开始算,30天内要向统筹地区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要是遇到特殊情况,经过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后,申请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一些。要是用人单位没按照这个规定去申请工伤认定,那工伤职工或者他的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那天开始算,1年之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4. 等经过治疗,伤情相对稳定了,但是还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情况,那就得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5. 最后,根据工伤认定的结果和劳动能力鉴定的结论,依法去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比如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等等。
2025-02-18 19:06:04 回复
咨询我
发生工伤后,要这么做:
1. 马上停下手里的活儿,保护好现场。和工伤有关的证据能留就留,像事故现场的照片、证人的说法这些,都得留着。
2. 赶紧送去医疗机构治疗,自己的健康安全得保障好。
3. 用人单位得在事故发生30天内,向统筹地区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要是有特殊情况,跟社保行政部门打个报告同意后,申请时间可以适当延长。要是单位没按规定申请,工伤职工本人、近亲属或者工会组织,在事故发生1年内,可以直接向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的社保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4. 治疗后伤情稳定了,但还有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就得去做劳动能力鉴定。
5. 最后根据工伤认定结果和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依法享受相应工伤待遇,像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等。
2025-02-18 18:15:49 回复
咨询我
工伤发生后,需按以下步骤妥善处理:
1. 即刻停止手头工作,保护好事故现场。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现场状况对后续的工伤认定有着关键作用。要尽量保留各类与工伤相关的证据,像事故现场清晰的照片、现场见证人的证言等,这些都能为后续的处理提供有力支撑。
2. 及时将受伤职工送往正规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保障自身的健康和安全,避免因延误治疗导致伤情加重。
3. 用人单位需在事故发生后的30日内,向统筹地区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遇特殊情况,经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适当延长。若用人单位未按时申请,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4. 待伤情经治疗相对稳定,若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情况,应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5. 依据工伤认定结果和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依法享受相应工伤待遇,例如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等。
2025-02-18 16:19:38 回复
咨询我
1. 一旦发生工伤,要马上停下手里的工作,把现场保护好。要尽可能保留和工伤有关的证据,像事故现场的照片,还有证人的证言之类的。
2. 赶紧把受伤人员送到医疗机构去治疗,得保证自身健康安全。
3. 用人单位得注意了,在事故发生那天开始算,30天内要向统筹地区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要是碰到特殊情况,经过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后,申请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一点。要是用人单位没按这个规定去申请工伤认定,那工伤职工或者他的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那天开始算,1年之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4. 等治疗后伤情相对稳定了,但是还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情况,那就得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5. 最后,根据工伤认定的结果以及劳动能力鉴定的结论,依法去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比如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这些。
2025-02-18 14:36: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