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河北法律咨询 > 邢台法律咨询 > 邢台刑事犯罪辩护法律咨询 > 犯罪情节较轻标准有哪些
包同贺律师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犯罪情节较轻标准有哪些

吴** 河北-邢台 刑事犯罪辩护咨询 2025.02.15 17:23:40 349人阅读

犯罪情节较轻标准有哪些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邢台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邢台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一)从犯罪行为角度,手段平和不暴力,未引发重大损失或危害,像盗窃案中窃取财物价值较低且未对被害人造成其他严重影响,算情节较轻。

(二)犯罪动机若为生活所迫、遭受他人长期欺压后的反抗等,相较于蓄意犯罪,情节倾向较轻。

(三)主观恶性上,行为人一贯表现良好,犯罪后主动坦白交代,积极弥补被害人损失,争取谅解,也符合情节较轻特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此条表明对犯罪情节的判断需综合多方面因素,符合对犯罪情节较轻判断需全面权衡案件各种情况的要求 。  

2025-02-15 21:03:01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犯罪行为本身层面,手段平和、未引发严重危害结果是重要指标。比如在财产犯罪中,只是轻微的抢夺行为,未对被害人身体造成伤害且涉案财物价值不大,可认定情节较轻。

(2)犯罪动机角度,被胁迫、事出有因的激愤犯罪,反映出犯罪人并非主动恶意犯罪,主观恶性相对较小,情节也就更轻。

(3)犯罪人的主观恶性及事后表现,初犯、偶犯加上自首、立功、积极退赃退赔、取得被害人谅解等行为,展现出其较好的悔罪态度,更易被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

(4)犯罪对象与犯罪环境等因素同样不可忽视,如针对弱势群体犯罪可能情节较重,而在特殊紧急环境下犯罪可能情节相对较轻。

提醒:
判断犯罪情节是否较轻极为复杂,遇到相关法律问题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进一步分析 。

2025-02-15 20:53:00 回复
咨询我

犯罪情节较轻的判断确实是复杂且综合的。其涵盖了行为、动机、主观恶性等多维度因素。

首先,犯罪行为本身是重要判断点。手段平和、后果轻微是情节较轻的显著特征,像伤害案中仅致轻微伤,就反映出行为的危害性有限。

其次,犯罪动机体现犯罪人的主观意图。被胁迫、一时激愤且事出有因的动机,表明犯罪人并非蓄意作恶,主观恶性相对较小。

再者,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程度十分关键。初犯、偶犯由于缺乏犯罪习性,再犯可能性低;而犯罪后自首、立功、积极退赃退赔及取得被害人谅解等行为,展现出其悔悟之心,均符合情节较轻的特征。

最后,犯罪对象与环境等因素也不能忽视。比如侵害弱势群体与普通对象,在情节认定上会有差异;特殊环境下犯罪与平常环境相比也有所不同。判断犯罪情节是否较轻,必须全面综合权衡各方面情况。  

2025-02-15 19:08:55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犯罪情节较轻的判断需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
法律解析:
从犯罪行为本身,手段平和、后果轻微可认定情节较轻,比如伤害案仅致轻微伤。犯罪动机上,被胁迫、一时激愤等可原谅动机实施犯罪情节更轻。主观恶性方面,初犯、偶犯以及犯罪后有自首、立功、积极退赃退赔、获被害人谅解等悔罪表现的,会被认定情节较轻。同时,犯罪对象、犯罪环境等因素也会纳入评判。这些因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司法机关会综合全案情况进行判断。犯罪情节的轻重对量刑有着重要影响。如果在生活中遇到涉及犯罪情节认定相关的法律问题,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获取准确的法律建议与指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2025-02-15 18:37:10 回复
咨询我

    犯罪行为本身是判断的重要一环。手段平和、后果不严重,像伤害案里仅致轻微伤,没造成重伤或死亡,可算情节较轻。
  
    犯罪动机也影响判断。因被胁迫、一时激愤且事出有因犯罪,比恶意预谋的情节轻。
  
    犯罪人的主观恶性同样关键。初犯、偶犯主观恶性小,犯罪后自首、立功、积极退赔获谅解,有悔罪表现,也会被认定情节较轻。

    还有犯罪对象、环境等因素需综合考量。判断犯罪情节要全面权衡各种情况。

2025-02-15 18:00:41 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1)关于犯罪主体方面,即犯罪人的身体,精神状况及职业情况,是否系未成年人,是否精神健全,是否具有特殊身份等。通常情况下,未成年犯、老年犯及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犯罪人,在罪行本身并不严重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而某些犯罪如果由特殊身份的人实施就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如利用教师身份实施猥亵儿童犯罪,即使只判处了拘役,也不宜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
(2)关于犯罪主观方面,包括主观罪过(故意或过失)、犯罪动机等。过失犯罪的行为人主观恶性相对较小,相对于故意犯罪可优先考虑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对出于义愤、防卫或者因为紧急避险以及为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抚养小孩、赡养老人等动机实施的犯罪,可以考虑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而对于一些动机卑劣的犯罪不宜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
(3)关于犯罪客观方面,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及犯罪对象等方面。对于未造成严重后果、被害人身心受伤害较小或者取得被害人谅解的犯罪可以考虑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而对于犯罪手段残忍、被害人身心受到严重伤害、对老人和儿童等弱势群体实施的犯罪,则不宜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若犯罪后果未发生,或者已发生但在事后得到完全或者大部分弥补的,也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如预备犯、中止犯等。
(4)关于犯罪客体方面,刑法所要保护的法益越重要,对认定是否属于犯罪情节较轻,越要从严把握。例如,抢劫本身属于严重犯罪,具有持枪抢劫、入户抢劫等加重处罚情节的,即使同时具备其他从轻、减轻情节,整体上通常也不宜评价为犯罪情节较轻。相反,如果基本犯侵犯的法益不那么严重,那么,即使具备加重情节,在综合考量其他从轻情节、因素的情况下,也有可能评价为犯罪情节较轻。

您好,关于怎么认定犯罪情节较轻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1)关于犯罪主体方面,即犯罪人的身体,精神状况及职业情况,是否系未成年人,是否精神健全,是否具有特殊身份等。通常情况下,未成年犯、老年犯及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犯罪人,在罪行本身并不严重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而某些犯罪如果由特殊身份的人实施就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如利用教师身份实施猥亵儿童犯罪,即使只判处了拘役,也不宜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
(2)关于犯罪主观方面,包括主观罪过(故意或过失)、犯罪动机等。过失犯罪的行为人主观恶性相对较小,相对于故意犯罪可优先考虑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对出于义愤、防卫或者因为紧急避险以及为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抚养小孩、赡养老人等动机实施的犯罪,可以考虑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而对于一些动机卑劣的犯罪不宜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
(3)关于犯罪客观方面,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及犯罪对象等方面。对于未造成严重后果、被害人身心受伤害较小或者取得被害人谅解的犯罪可以考虑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而对于犯罪手段残忍、被害人身心受到严重伤害、对老人和儿童等弱势群体实施的犯罪,则不宜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若犯罪后果未发生,或者已发生但在事后得到完全或者大部分弥补的,也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如预备犯、中止犯等。
(4)关于犯罪客体方面,刑法所要保护的法益越重要,对认定是否属于犯罪情节较轻,越要从严把握。例如,抢劫本身属于严重犯罪,具有持枪抢劫、入户抢劫等加重处罚情节的,即使同时具备其他从轻、减轻情节,整体上通常也不宜评价为犯罪情节较轻。相反,如果基本犯侵犯的法益不那么严重,那么,即使具备加重情节,在综合考量其他从轻情节、因素的情况下,也有可能评价为犯罪情节较轻。

对于如何判定犯罪情节较轻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1)关于犯罪主体方面,即犯罪人的身体,精神状况及职业情况,是否系未成年人,是否精神健全,是否具有特殊身份等。通常情况下,未成年犯、老年犯及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犯罪人,在罪行本身并不严重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而某些犯罪如果由特殊身份的人实施就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如利用教师身份实施猥亵儿童犯罪,即使只判处了拘役,也不宜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
(2)关于犯罪主观方面,包括主观罪过(故意或过失)、犯罪动机等。过失犯罪的行为人主观恶性相对较小,相对于故意犯罪可优先考虑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对出于义愤、防卫或者因为紧急避险以及为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抚养小孩、赡养老人等动机实施的犯罪,可以考虑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而对于一些动机卑劣的犯罪不宜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
(3)关于犯罪客观方面,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及犯罪对象等方面。对于未造成严重后果、被害人身心受伤害较小或者取得被害人谅解的犯罪可以考虑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而对于犯罪手段残忍、被害人身心受到严重伤害、对老人和儿童等弱势群体实施的犯罪,则不宜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若犯罪后果未发生,或者已发生但在事后得到完全或者大部分弥补的,也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如预备犯、中止犯等。
(4)关于犯罪客体方面,刑法所要保护的法益越重要,对认定是否属于犯罪情节较轻,越要从严把握。例如,抢劫本身属于严重犯罪,具有持枪抢劫、入户抢劫等加重处罚情节的,即使同时具备其他从轻、减轻情节,整体上通常也不宜评价为犯罪情节较轻。相反,如果基本犯侵犯的法益不那么严重,那么,即使具备加重情节,在综合考量其他从轻情节、因素的情况下,也有可能评价为犯罪情节较轻。
1、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刑法修正案
(八)对缓刑适用条件修改为:“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