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行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犯罪行为是生产、销售行为。那么,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呢?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
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
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这里要注意的是:
1、“掺杂、掺假”,是指在产品中掺入杂质或者异物,致使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或者产品明示质量标准规定的质量要求,降低、失去应有使用性能的行为;
2、“以假充真”,是指以不具有某种使用性能的产品冒充具有该种使用性能的产品的行为;
3、“以次充好”,是指以低等级、低档次产品冒充高等级、高档次产品,或者以残次、废旧零配件组合、拼装后冒充正品或者新产品的行为;
4、“不合格产品”,是指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的质量要求的产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今天小编为你介绍知识产权保护协议相关内容,那么知识产权保护协议书怎么写,公司知识产权保护协议有哪些,以及软件知识产权保护协议的规定等内容,更多内容尽在律图百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了解一下吧!
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大家都有,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什么是网络知识产权,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那么知晓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网络知识产权侵权,网络知识产权定义是什么呢,更多内容等你知晓,希望这些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著作权在当今社会是非常常见的,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有一种最常见的类型就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大家知道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是什么吗?下面在下面详细介绍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知识,供大家了解。
软件著作权是属于著作权的其中一种类型,同样如果要想其受到法律的保护,那么权利人就要去进行登记才行,那么大家知道软件著作权登记流程该怎么走吗?关于软件著作权登记的知识,让律图小编来为大家详细解答。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是指软件的开发者或者其他权利人依据有关著作权法律的规定,对于软件作品所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软件著作的发展离不开对软件著作权的保护,对此,我们应该加大力度。
想获取更多知识产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