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一)一审阶段想撤诉,要先自行评估是否存在侵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情况,确保符合条件再向法院提出申请,避免被驳回。
(二)二审阶段若想撤回上诉,要先仔细研究一审裁判有无错误等不当之处,确认无问题后再申请,防止一审判决生效后无法改变不利局面。
(三)再审阶段原审原告撤诉,务必先取得其他当事人同意,且要保证不损害多方利益,之后向法院申请,否则难以获得准许。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二百三十八条规定,当事人申请撤诉或者依法可以按撤诉处理的案件,如果当事人有违反法律的行为需要依法处理的,人民法院可以不准许撤诉或者不按撤诉处理。法庭辩论终结后原告申请撤诉,被告不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不予准许 。
2025-02-14 21:54:07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一审阶段,原告撤诉有一定自主性。法院基于对公共利益及他人权益保护进行审查,只要无侵害相关权益情况,基本会准许。这为原告在某些情况下提供了灵活处理诉讼的机会,诉讼程序结束后,还能在时效内再起诉。
(2)二审阶段,上诉人撤回上诉要经过法院审查,重点在于一审裁判有无问题。若一审裁判无误,法院准许撤回上诉,一审判决随即生效,案件就此定局。
(3)再审阶段,原审原告撤诉条件更严格,不仅要他人同意,还不能损害多方利益,法院准许后原判决一并撤销,诉讼回到原点。
撤诉虽有一定便利性,但诉讼时效中断等后果不容小觑,可能打乱后续维权节奏。
提醒:
撤诉前充分评估法律后果,如需详细分析建议咨询专业人士。
2025-02-14 21:16:04 回复
咨询我
在诉讼程序里,撤回起诉在不同阶段有不同规定。一审阶段,原告申请撤诉,法院审查未发现侵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等情况,一般会裁定准许,诉讼程序随之终结,原告在诉讼时效内通常能再次起诉。二审阶段,上诉人申请撤回上诉,法院审查确认一审裁判无误等,会裁定准许,一审判决随即生效。再审阶段,原审原告要撤回起诉,需其他当事人同意且不损害多方权益,法院准许后会一并撤销原判决。
为更好处理撤诉事宜,建议如下:
1. 当事人在考虑撤诉前,充分了解各阶段撤诉的具体规定和法律后果,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2. 全面评估自身权益和案件情况,判断撤诉是否符合自身利益。
3. 若决定撤诉,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申请,确保手续完备,避免因程序问题影响自身权益 。
2025-02-14 20:40:38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诉讼程序中不同阶段撤回起诉有不同规定及后果,撤诉需谨慎。
法律解析:
在一审阶段,原告申请撤诉,只要不存在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等情况,法院一般会裁定准许,之后诉讼程序终结,原告还能在诉讼时效内再次起诉。二审时,上诉人申请撤回上诉,经审查一审裁判无不当之处,法院会裁定准许,一审判决随即生效。到了再审阶段,原审原告撤回起诉,要经其他当事人同意且不损害多方利益,法院准许后会撤销原判决。撤诉并非小事,会产生如诉讼时效中断等法律后果,可能影响后续权益主张。若大家在诉讼过程中遇到关于撤诉的困惑,或是对相关法律规定不明确,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2025-02-14 19:30:15 回复
咨询我
诉讼里撤回应分清阶段。
一审时,原告申请撤诉,法院审查。没损害国家、公共及他人权益,一般会批准,程序终结,原告能在时效内再起诉。
二审中,上诉人撤上诉,法院审查。一审裁判无误,会准许,一审判决生效。
再审时,原审原告撤起诉,要其他当事人同意且无权益损害,法院准许会撤销原判决。
撤诉要慎重,可能中断时效,影响后续维权 。
2025-02-14 18:42: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