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法律分析:
1. 肇事逃逸性质恶劣,严重违反交通法规。交强险的存在是为保障受害者基本权益,无论肇事方是否逃逸,保险公司都要在交强险责任限额内赔偿。这是法律对受害者救助的强制保障。
2. 商业险基于保险合同约定,通常将肇事逃逸列为免责条款。一旦逃逸,保险公司依约可不赔偿,赔偿责任转由逃逸方独自承担。
3. 赔偿范围涵盖多种费用。事故导致的直接损失如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等需赔偿;造成伤残的,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也要支付;若致死亡,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均在赔偿之列。
提醒:
肇事逃逸不可取,若发生事故应立即停车处理。逃逸方自首和积极赔偿是减轻责任的有效方式,建议及时咨询法律专业人士,确定合适应对方案 。
2025-02-14 15:57:01 回复
咨询我
肇事逃逸是严重违法的行为。交强险部分,保险公司要在限额内赔偿,这是为了保证受害者能得到基本救助。
商业险一般把肇事逃逸列为免责情况,保险公司常按合同拒赔,赔偿责任就都得逃逸方自己担着。
赔偿范围涵盖小孩事故产生的医疗费、护理费等直接损失。伤残的话,还有残疾赔偿金等。死亡的话,要赔丧葬费等。
逃逸方最好赶紧自首,主动和受害方谈赔偿。主动担责能减轻处罚,争取谅解,防止陷入麻烦法律纠纷 。
2025-02-14 15:26:14 回复
咨询我
(一)对于肇事逃逸理赔,交强险部分保险公司会在限额内赔偿,确保受害者能得到基本救助。所以受害者不用担心交强险赔偿问题。
(二)商业险方面,因逃逸常被列为免责情形,保险公司一般拒赔,赔偿责任就落到逃逸方头上。逃逸方要有承担全部赔偿的准备。
(三)明确赔偿范围,受伤有医疗费等直接损失,伤残、死亡有相应赔偿项目,逃逸方要清楚需承担的费用情况。
(四)逃逸方应尽快自首,主动与受害方协商赔偿。这样能减轻处罚,获得谅解,避免麻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六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该机动车参加强制保险的,由保险人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机动车不明、该机动车未参加强制保险或者抢救费用超过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需要支付被侵权人人身伤亡的抢救、丧葬等费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后,其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
2025-02-14 14:10:51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肇事逃逸是严重违法的,交强险会赔,商业险通常拒赔,逃逸方要担责,建议尽快自首协商赔偿。
法律解析:
肇事逃逸严重违反法律规定。交强险出于保障受害者基本救助的目的,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而商业险中,大多保险合同把肇事逃逸列为免责情况,保险公司按约可不赔偿,如此一来赔偿责任就全落到逃逸方头上。赔偿涵盖多种情况,小孩因事故产生的医疗费、护理费等直接损失要赔;造成伤残的,残疾赔偿金等也得赔;若导致死亡,丧葬费等费用也需承担。
肇事逃逸不仅伤害他人,也会让自己陷入困境。要是你或身边人正面临类似法律问题,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准确了解自身权利义务,合理维护合法权益 。
2025-02-14 13:12:34 回复
咨询我
肇事逃逸属严重违法,在理赔方面有不同规定。交强险为保障受害者基本救助,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内仍要赔偿。商业险一般将肇事逃逸列为免责情形,保险公司常依约拒赔,此时赔偿责任全由逃逸方承担。
赔偿范围按伤害程度有所不同。小孩因事故产生的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等直接损失是基础赔偿。若造成伤残,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也需赔偿。若导致死亡,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都在赔偿范畴。
为妥善解决问题,逃逸方应尽快自首,这是首要且关键的一步。积极与受害方沟通协商赔偿事宜,主动承担责任,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处罚,也有助于争取对方谅解,从而有效避免后续陷入更复杂的法律纠纷,妥善处理事故后续问题 。
2025-02-14 12:45: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