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追诉程序为申请执行人提供了公诉和自诉两种选择。公诉与自诉各有特点,能从不同角度保障申请执行人权益。
在具体措施上:
1. 公诉程序中,申请执行人要积极收集被执行人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且情节严重的证据,证据收集过程要合法合规。准备好报案材料后及时提交给公安机关。同时关注公安机关的审查进度,配合其开展后续侦查工作。
2. 刑事自诉时,申请执行人在准备证据证明被执行人相关行为情节严重外,要认真撰写刑事自诉状,清晰阐述事实和诉求。按规定向作出判决、裁定的法院提起自诉。
3. 无论选择哪种程序,申请执行人都要确保证据真实、合法、有效。合法收集证据是基础,真实是证据的本质要求,有效则保障证据能在诉讼中发挥作用,以此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推动诉讼顺利进行 。
2025-02-14 09:06:01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存在公诉与自诉两条路径。公诉程序下,申请执行人有收集证据的责任,将证明被执行人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且情节严重的证据整理成报案材料提交给公安机关,公安机关的审查决定立案与否,后续由检察院公诉。这体现了公权力机关在打击此类犯罪中的主导作用。
(2)刑事自诉路径中,申请执行人既要准备好能证明被执行人存在拒不执行且情节严重行为的证据,还要撰写刑事自诉状向作出判决、裁定的法院提起。明确了自诉人在自诉程序里的义务与流程。
(3)强调了证据的重要性,不管哪种程序,证据都必须合法、真实、有效,这是保障权益和诉讼顺利的关键。
提醒:
收集证据要合法依规,遇到困难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分析具体情况。
2025-02-14 08:31:50 回复
咨询我
(一)走公诉程序方面:
申请执行人要积极收集被执行人有能力执行却不执行且情节严重的证据,像对方银行账户有大额资金却不履行判决等。准备好详细的报案材料后提交给公安机关。之后密切关注公安机关审查进度,配合后续调查。
(二)选择刑事自诉方面:
在收集证据时,注意合法性,不能通过非法手段获取。根据掌握的证据撰写清晰准确的刑事自诉状,向作出判决、裁定的法院提起自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对于自诉案件,被害人有权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诉。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
2025-02-14 08:04:18 回复
咨询我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有两种追究方式。公诉程序下,申请执行人要收集被执行人有能力却不执行且情节严重的证据,像藏财产导致判决无法执行,提交给公安,公安审查后决定是否立案,接着检察院公诉。
刑事自诉的话,申请执行人得备好证据、写好自诉状,向作出判决的法院起诉。证据要合法真实有效,这样才能维护自身权益,让诉讼顺利推进 。
2025-02-14 06:06:02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申请执行人可选择走公诉程序向公安机关报案,也能直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
法律解析:
对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公诉程序下,申请执行人有收集证据的责任,要找到被执行人有能力却拒不执行且情节严重的证据,然后提交报案材料给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审查决定是否立案,后续由检察院提起公诉。刑事自诉时,申请执行人得准备好证明被执行人拒不执行且情节严重的证据,比如隐藏、转移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等情况,同时撰写好刑事自诉状,向作出判决、裁定的法院提起。强调一下,证据收集要遵循合法、真实、有效的原则。法律赋予申请执行人多种维权途径,就是为了保障合法权益。要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难题,或是对法律程序有疑问,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确保自身权益得到最大程度保护 。
2025-02-14 04:13: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