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员工擅自离职时工资计算的确需分情况处理。
1. 从用人单位角度看,若员工突然离职造成单位损失,单位有权依法从工资中扣减相应赔偿,但有严格限制。每月扣除部分不能超当月工资20%,且扣除后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以保障员工基本生活。
2. 从员工角度而言,其已工作天数对应的工资,单位必须支付。若单位存在拖欠工资、未依法缴社保等过错,员工以此离职可要求经济补偿金,按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过,员工擅自离职可能被单位追究违约责任。
为避免纠纷和风险,建议员工离职时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理,提前通知用人单位。
2025-02-13 20:03:03 回复
咨询我
(一)从用人单位角度来看:
如果员工擅自离职且给单位造成了损失,单位是可以从员工工资里扣除相应的损失赔偿金额的。不过要注意,每月扣除的部分不能超过当月工资的20%,同时,扣除之后剩下的工资不能低于当地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这样做是为了保障员工的基本生活和合法权益。
(二)从员工角度来看:
1. 对于员工已经工作的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支付相应的工资。这是员工付出劳动后应得的报酬,单位不能无故克扣。
2. 如果单位存在一些过错,比如拖欠员工工资、没有依法给员工缴纳社保等情况,员工因为这些原因离职的,员工可以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是根据员工在单位的工作年限来计算的,每满一年就支付一个月的工资。
3. 但要是员工擅自离职,可能会面临单位追究违约责任等风险。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员工离职最好还是按照法定程序来办理,提前通知用人单位。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同时,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在扣除劳动者工资时,应当遵循相关规定,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和合法权益。
2025-02-13 19:20:08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员工擅自离职时工资计算需分情况,单位若因员工突然离职有损失可扣工资但有限制,员工已工作天数工资单位应支付,单位有过错员工离职可要求经济补偿金,员工擅自离职有被追究违约责任风险,离职应按法定程序办理。
法律解析:
1、从用人单位角度看,若员工擅自离职造成单位损失,单位可依法从工资中扣除赔偿,但每月扣除不超当月工资20%,且扣除后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这是为保障员工基本生活和权益。
2、从员工角度,其已工作天数对应的工资单位必须支付。若单位存在拖欠工资、未依法缴社保等过错,员工离职可要求经济补偿金,按工作年限计算。
3、不过,员工擅自离职可能面临单位追究违约责任。为避免不必要风险和纠纷,离职最好按法定程序,提前通知用人单位。若你对员工擅自离职相关的工资、责任等法律问题还有疑问,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2025-02-13 18:48:22 回复
咨询我
关于员工擅自离职后的工资计算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1. 从用人单位角度讲,若员工突然离职给单位带来损失,单位有权从工资里扣相应赔偿款。不过,每月扣除部分不能超当月工资20%,而且扣完后工资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2. 从员工角度出发,员工工作过的天数对应的工资,单位必须支付。要是单位有拖欠工资、没依法缴社保等问题,员工因此离职,还能要求单位给经济补偿金,按工作年限算,满一年给一个月工资。
3. 员工擅自离职有被单位追究违约责任的风险。所以,离职最好按法定程序走,提前通知单位。
2025-02-13 17:40:12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 从用人单位角度来看,若员工擅自离职造成单位损失,单位有权依法从工资中扣除损失赔偿。不过,扣除有一定限制,每月扣除部分不能超过当月工资的20%,且扣除后工资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这是为了保障员工的基本生活。
2. 从员工角度出发,员工工作过的天数对应的工资,单位必须支付。若单位存在拖欠工资、未依法缴纳社保等过错,员工以此为由离职,可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按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3. 员工擅自离职有风险,可能会被单位追究违约责任。
提醒:
离职应按法定程序办理,提前通知用人单位,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2025-02-13 16:27: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