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海南法律咨询 > 海口法律咨询 > 海口刑事犯罪辩护法律咨询 > 构成敲诈罪要满足哪些条件
包同贺律师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构成敲诈罪要满足哪些条件

付* 海南-海口 刑事犯罪辩护咨询 2025.02.13 13:47:26 337人阅读

构成敲诈罪要满足哪些条件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海口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海口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一)要准确判断是否构成敲诈勒索罪,首先看主体是否是年满16周岁、精神正常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如果是未成年人或者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实施相关行为,可能不构成此罪。

(二)主观上看行为人的目的是不是非法强索他人财物,如果是基于合法的债务追讨等正当目的,即便方式不当,也不一定构成此罪。

(三)分析行为是否侵犯了公私财物所有权以及他人人身权利等。

(四)重点审查客观行为,看是否采用威胁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同时关注数额是否达到当地标准或是否属于多次敲诈勒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2025-02-13 19:39:04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从主体上看,只要是年满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成为敲诈勒索罪的实施者。比如一些青少年,若达到相应年龄和能力,实施相关行为也会被追究责任。

(2)主观方面,行为人必须是故意想要非法获取他人财物,内心存在主动强索他人钱财的想法。

(3)该罪侵犯了公私财物所有权,同时还可能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等其他权益,这体现了其犯罪行为的双重危害性。

(4)客观上,通过威胁、要挟等手段使被害人产生恐惧心理从而交出财物。像以公开他人隐私迫使对方给钱,或者以暴力威胁索要钱财等行为。而且达到一定数额标准或多次实施,才会被认定为犯罪。

提醒:
日常生活中,要警惕无端的威胁索要财物行为。若遭遇疑似敲诈勒索,不要轻易妥协,及时寻求法律帮助 。  

2025-02-13 18:34:20 回复
咨询我

敲诈勒索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公民权益的犯罪行为。它严重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以及他人人身权利等。

为更好地防范和处理此类犯罪,可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法律意识,让民众清晰知晓敲诈勒索行为的违法性及后果,使潜在犯罪分子不敢轻易实施犯罪 。  
2. 公民自身要增强防范意识,妥善保护个人隐私和重要信息,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面对威胁要挟,要保持冷静,及时报警。  
3. 司法机关需加大打击力度,对于敲诈勒索犯罪行为,依法快速处理,提高犯罪成本。同时,统一数额认定标准,增强法律适用的一致性和准确性,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有效遏制此类犯罪的发生 。  

2025-02-13 18:30:47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实施威胁、要挟等手段索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敲诈勒索,达到相应标准会构成敲诈勒索罪。
法律解析:
敲诈勒索罪的主体为达到16周岁且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上是直接故意并想非法强索他人财物。它侵害的主要是公私财物所有权,也涉及他人人身权利等。客观表现就是用威胁、要挟等手段让被害人交出财物,像以实施暴力、揭发隐私等要挟。只有当索取财物数额较大,一般2000到5000元以上(各地标准不同),或者二年内三次以上敲诈勒索,才构成此罪。这提醒大家,生活中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去通过不正当手段索要钱财,否则将面临法律制裁。如果对敲诈勒索罪相关法律问题还有疑惑,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  

2025-02-13 16:50:49 回复
咨询我

    敲诈勒索罪,就是为非法占有,靠威胁、要挟别人,索要较多公私财物或多次这么做的行为。

    构成要件:
    主体:年满16周岁、能担刑责的自然人。

    主观:是直接故意,一心想非法强要他人财物。

    客体:主要侵犯财物所有权,也会侵害他人人身等权益。

    客观:靠威胁等手段逼被害人交财物。威胁手段多样,金额较大或多次敲诈才犯罪 。  

2025-02-13 14:57:33 回复

犯罪构成。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各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这是本罪与盗窃罪、诈骗罪不同的显著特点之一。本罪侵犯的对象为公私财物。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
威胁,是指以恶害相通告迫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即如果不按照行为人的要求处分财产,就会在将来的某个时间遭受恶害。威胁内容的种类没有限制,包括对被害人及其亲属的生命、身体自由、名誉等进行威胁,威胁行为只要足以使他人产生恐惧心理即可,不要求现实上使被害人产生了恐惧心量。威胁的内容是将由行为人自己实现,还是将由他人实现在所不问,威胁内容的实现也不要求自身是违法的,例如,行为人知道他人的犯罪事实,向司法机关告发是合法的,但行为人以向司法机关告发进行威肋索取财物的,也成立敲诈勒索罪。威胁的方法没有限制,既可能是明示的,也可能是暗示的;既可以便用语言文字,也可以使用动作手势;既可以直接通告被害人,也可以通过第三者通告被害人。威胁的结果,是使被害人产生恐惧心理,然后为了保护目己更大的利益而处分自己的数额较大的财产,进而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处分财产,并不限于被害人直接交付财产,也可以是因为恐惧而默许行为人取得财产,还可以是与被害人有特别关系的第三者基于被害人的财产处分意思交付财产。行为人敲诈勒索数额较小的公私财物的,不以犯罪论处。
敲诈勒索的行为只有数额较大时,才构成犯罪。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是本罪的加重情节,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敲诈勒索罪的惯犯;敲诈勒索罪的连续犯;对他人的犯罪事实知情不举并乘机进行敲诈勒索的;乘人之危进行敲诈勒索的;冒充国家工作人员敲诈勒索的;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巨大的;敲诈勒索手段特别恶劣,造成被害人精神失常、自杀或其他严重后果的;等等。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必须具有非法强索他人财物的目的。如果行为人不具有这种目的,或者索取财物的目的并不违法,如债权人为讨还久欠不还的债务而使用带有一定威胁成份的语言,催促债务人加快偿还等,则不构成敲诈勒索罪。

对于构成敲诈勒索罪需要满足什么条件?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犯罪构成。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各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这是本罪与盗窃罪、诈骗罪不同的显著特点之一。本罪侵犯的对象为公私财物。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
威胁,是指以恶害相通告迫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即如果不按照行为人的要求处分财产,就会在将来的某个时间遭受恶害。威胁内容的种类没有限制,包括对被害人及其亲属的生命、身体自由、名誉等进行威胁,威胁行为只要足以使他人产生恐惧心理即可,不要求现实上使被害人产生了恐惧心量。威胁的内容是将由行为人自己实现,还是将由他人实现在所不问,威胁内容的实现也不要求自身是违法的,例如,行为人知道他人的犯罪事实,向司法机关告发是合法的,但行为人以向司法机关告发进行威肋索取财物的,也成立敲诈勒索罪。威胁的方法没有限制,既可能是明示的,也可能是暗示的;既可以便用语言文字,也可以使用动作手势;既可以直接通告被害人,也可以通过第三者通告被害人。威胁的结果,是使被害人产生恐惧心理,然后为了保护目己更大的利益而处分自己的数额较大的财产,进而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处分财产,并不限于被害人直接交付财产,也可以是因为恐惧而默许行为人取得财产,还可以是与被害人有特别关系的第三者基于被害人的财产处分意思交付财产。行为人敲诈勒索数额较小的公私财物的,不以犯罪论处。
敲诈勒索的行为只有数额较大时,才构成犯罪。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是本罪的加重情节,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敲诈勒索罪的惯犯;敲诈勒索罪的连续犯;对他人的犯罪事实知情不举并乘机进行敲诈勒索的;乘人之危进行敲诈勒索的;冒充国家工作人员敲诈勒索的;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巨大的;敲诈勒索手段特别恶劣,造成被害人精神失常、自杀或其他严重后果的;等等。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必须具有非法强索他人财物的目的。如果行为人不具有这种目的,或者索取财物的目的并不违法,如债权人为讨还久欠不还的债务而使用带有一定威胁成份的语言,催促债务人加快偿还等,则不构成敲诈勒索罪。

您好,关于构成敲诈勒索罪需要满足什么条件?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犯罪构成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各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这是本罪与盗窃罪、诈骗罪不同的显著特点之一。本罪侵犯的对象为公私财物。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
威胁,是指以恶害相通告迫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即如果不按照行为人的要求处分财产,就会在将来的某个时间遭受恶害。威胁内容的种类没有限制,包括对被害人及其亲属的生命、身体自由、名誉等进行威胁,威胁行为只要足以使他人产生恐惧心理即可,不要求现实上使被害人产生了恐惧心量。威胁的内容是将由行为人自己实现,还是将由他人实现在所不问,威胁内容的实现也不要求自身是违法的,例如,行为人知道他人的犯罪事实,向司法机关告发是合法的,但行为人以向司法机关告发进行威肋索取财物的,也成立敲诈勒索罪。威胁的方法没有限制,既可能是明示的,也可能是暗示的;既可以便用语言文字,也可以使用动作手势;既可以直接通告被害人,也可以通过第三者通告被害人。威胁的结果,是使被害人产生恐惧心理,然后为了保护目己更大的利益而处分自己的数额较大的财产,进而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处分财产,并不限于被害人直接交付财产,也可以是因为恐惧而默许行为人取得财产,还可以是与被害人有特别关系的第三者基于被害人的财产处分意思交付财产。行为人敲诈勒索数额较小的公私财物的,不以犯罪论处。
敲诈勒索的行为只有数额较大时,才构成犯罪。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是本罪的加重情节,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敲诈勒索罪的惯犯;敲诈勒索罪的连续犯;对他人的犯罪事实知情不举并乘机进行敲诈勒索的;乘人之危进行敲诈勒索的;冒充国家工作人员敲诈勒索的;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巨大的;敲诈勒索手段特别恶劣,造成被害人精神失常、自杀或其他严重后果的;等等。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必须具有非法强索他人财物的目的。如果行为人不具有这种目的,或者索取财物的目的并不违法,如债权人为讨还久欠不还的债务而使用带有一定威胁成份的语言,催促债务人加快偿还等,则不构成敲诈勒索罪。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