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法律分析:
1.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在苏州工伤10级,按7个月本人工资标准发放,这是对劳动者伤残的基本补偿,保障其因工伤导致劳动能力部分丧失后的基本生活。
2.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以当地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与解除、终止劳动关系时年龄之差计算,每满一年发0.4个月当地职工平均工资,旨在补偿工伤后可能产生的后续医疗费用。
3.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以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按伤残等级和年龄发1 - 36个月,帮助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关系后能有一定经济支持重新就业。
4. 停工留薪期工资:按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发放,不超12个月,保障劳动者工伤治疗期间生活不受影响。
提醒:
具体赔偿数额受多种因素影响,建议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咨询专业人士进一步分析。
2025-02-12 23:45:02 回复
咨询我
在江苏苏州,工伤10级赔偿涉及多项内容,具体如下:
1.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7个月本人工资标准发放。例如,月工资5000元,那补助金就是35000元。
2.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才有。根据当地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与当时年龄的差计算,五级至十级伤残,每满一年发0.4个月当地职工平均工资。
3.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以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按伤残等级和年龄,发1 - 36个月补助金。
4. 停工留薪期工资:按原工资福利发放,一般不超12个月。最终赔偿数额要结合个人工资、当地平均工资等确定。
2025-02-12 22:45:46 回复
咨询我
(一)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赔偿标准是7个月的本人工资。比如,你的月工资是5000元,那么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就是5000×7 = 35000元。要注意这里的本人工资是有明确界定的,一般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才可获得。计算方式是以当地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与解除、终止劳动关系时的年龄之差来算,五级至十级伤残的,每满一年发给0.4个月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例如,当地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80岁,你解除劳动关系时是30岁,相差50年,那么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就是50×0.4×当地职工平均工资。
(三)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同样是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发放,以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按照伤残等级和解除、终止劳动关系时的年龄,分别发给1至36个月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发放月数要根据实际年龄等情况确定。
(四)停工留薪期工资
按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进行发放,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比如你原来月工资6000元,停工留薪3个月,那么这期间单位应发放给你的工资就是6000×3 = 18000元。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十级伤残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2025-02-12 22:20:54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在江苏省苏州市,工伤10级赔偿包含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以及可能涉及的停工留薪期工资等项目,具体赔偿数额需结合实际情况计算确定。
法律解析: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7个月本人工资,这是对伤残职工的一种基本补偿,体现对其劳动能力受损的经济弥补。
2、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以当地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与解除、终止劳动关系时年龄之差计算,五级至十级伤残每满一年发0.4个月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保障职工后续医疗需求。
3、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以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按伤残等级和年龄发给1 - 36个月补助金,帮助职工再就业。
4、停工留薪期工资按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发放,一般不超12个月,保障职工受伤期间生活。
若对江苏省苏州市工伤10级赔偿具体计算、相关程序等还有疑问,可向专业律师咨询,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02-12 21:14:56 回复
咨询我
在江苏省苏州市,工伤10级赔偿涉及多方面项目,具体赔偿需结合实际确定。
1.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7个月本人工资,依据伤者自身工资水平计算。
2.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发放,按当地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与解除、终止劳动关系时年龄之差计算,五级至十级伤残每满一年发0.4个月当地职工平均工资。
3.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以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按伤残等级和解除、终止劳动关系时年龄,发1 - 36个月补助金。
4. 停工留薪期工资:按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发放,一般不超12个月。
建议伤者及时收集相关证明材料,如工资单、医疗诊断证明等。与用人单位积极沟通协商赔偿事宜,若协商不成,可通过劳动仲裁或法律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02-12 20:15: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