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云南法律咨询 > 临沧法律咨询 > 临沧合同纠纷法律咨询 > 如何认定胁迫行为

如何认定胁迫行为

唐** 云南-临沧 合同纠纷咨询 2025.02.12 21:58:19 488人阅读

如何认定胁迫行为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临沧律师 合同事务律师 临沧合同事务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一)主观方面认定要点
在认定胁迫行为的主观方面时,关键要看胁迫方是否存在胁迫故意。这意味着胁迫方得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做的行为会让对方心里产生害怕、恐惧的感觉,并且是有意这样去做的。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要逼迫对方做出和自己真实想法不一样的意思表示。比如,胁迫方明明知道说出某些话或者做出某些举动会让对方感到害怕,还特意这么做,就是想让对方按照自己的要求去行事。

(二)客观方面认定要点
1. 实施胁迫行为的具体表现
胁迫行为在客观上通常表现为用一些特定的行为去威胁对方。像以将来会实施暴力行为相威胁,比如扬言要打人、伤人;或者以损害对方名誉相威胁,例如说要把对方的某些隐私、不好的事情宣扬出去;还有以破坏对方财产相威胁等,这些都属于常见的胁迫行为表现形式。
2. 胁迫行为的合法性判断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看起来像胁迫的行为都能被认定为胁迫行为。只有那些非法的胁迫行为才符合认定条件。如果是基于合法权利去做的一些行为,就不构成胁迫。例如,债权人在合法的范围内催讨自己的债权,这是正当的行为,不属于胁迫。
3. 胁迫行为的程度要求
胁迫行为得达到一定的程度,也就是要足以让受胁迫的人心里产生恐惧。而且,这种恐惧心理和对方最终做出违背自己真实意愿的表示之间得存在因果关系。就像前面例子中说的,甲以伤害乙家人性命威胁乙签订合同,乙因为极度害怕而签订了合同,甲的威胁行为让乙产生了恐惧,并且乙因为这种恐惧才签订了合同,这就符合胁迫行为在客观方面的认定条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025-02-12 23:42:05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 主观方面:胁迫方必须存在胁迫故意。即清楚知晓自己的行为会让对方产生恐惧心理,并且是有意为之,其核心目的就是迫使对方作出与真实意愿相悖的意思表示。
2. 客观方面:一是实施了胁迫行为,比如以即将实施暴力、损害名誉、破坏财产等不法行为相威胁;二是该行为必须非法,合法权利的正当行使不构成胁迫;三是胁迫行为要达到使受胁迫者产生恐惧心理的程度,且恐惧心理与违背真实意愿的表示存在因果关系。
提醒:
在判断是否构成胁迫行为时,要严格从主客观两方面综合考量。若遇到疑似胁迫的情况,因案情可能复杂多样,建议咨询我进一步分析。

2025-02-12 23:41:14 回复
咨询我

胁迫行为的认定确需从主客观两方面着手。主观方面,胁迫方存在胁迫故意,清楚自身行为会让对方产生恐惧心理仍故意为之,旨在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意愿的意思表示。客观方面,需实施胁迫行为,包括以将实施暴力、损害名誉、破坏财产等不法行为相威胁,且行为必须非法,合法权利的正当行使不构成胁迫,同时要达到使受胁迫者产生恐惧心理的程度,恐惧心理与违背真实意愿的表示存在因果关系。

针对胁迫行为认定,可采取以下措施:
1. 明确行为主体的主观意图,查看是否有故意使他人产生恐惧的想法。
2. 分析行为的客观表现,判断是否为非法行为及是否达到使他人恐惧的程度。
3. 综合主客观因素,确定恐惧心理与违背意愿表示间的因果关系,准确认定胁迫行为。

2025-02-12 23:06:48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胁迫行为的认定需从主客观两方面考量,主观上胁迫方要有胁迫故意,客观上要实施胁迫行为且该行为非法、达到使受胁迫者产生恐惧心理程度,恐惧心理与违背真实意愿表示间存在因果关系。

法律解析:
1、主观方面,胁迫故意是关键。胁迫方清楚自己行为会让对方恐惧,且希望通过这种恐惧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意愿的意思表示,这体现了其主观恶意。
2、客观方面,实施的胁迫行为须非法,像以暴力、损害名誉等不法行为相威胁才可能构成。合法权利的正当行使不构成胁迫,比如合法债权催讨。此外,胁迫行为要足以使对方产生恐惧,且这种恐惧导致对方作出违背意愿的表示,二者存在因果关系。例如甲威胁乙家人性命迫使乙签合同的情况,符合胁迫行为的构成要件。
在实际生活中,若难以判断某行为是否构成胁迫,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02-12 22:20:05 回复
咨询我

关于胁迫行为的认定,可从以下方面来看:
1. 主观层面:胁迫方要有故意。也就是说,其清楚自己的行为会让对方害怕,还特意这么做,就是想让对方做出并非真心想做的意思表示。比如,明明知道威胁对方会让其害怕,却还是这样干。
2. 客观层面:首先得有胁迫行为,像用即将实施的暴力、损害名誉、破坏财产等不好的行为去威胁。其次,这种行为得是违法的,合法催讨债权之类的不算胁迫。再者,胁迫要能让对方真的害怕,且这种害怕和对方做出违背意愿的表示得有因果联系。例如甲威胁乙家人性命让乙签合同,乙害怕签了,就可能是胁迫行为。

2025-02-12 22:10:14 回复

强奸罪中的胁迫,是指对被害人进行威胁、恫吓,达到精神上的强制,使妇女不敢反抗的方法。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的规定,胁迫是强奸罪的手段之一。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被称之为胁迫的情况其实非常广泛,从暴力胁迫到非暴力胁迫,从揭发隐私、毁损名誉到以将被害人降级、辞退、停止经济支持等相要挟,各种轻重不同的敲诈充斥其间。
《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 【强奸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
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
(二)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多人的;
(三)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奸淫幼女的;
(四)二人以上轮奸的;
(五)奸淫不满十周岁的幼女或者造成幼女伤害的;
(六)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1、胁迫行为的认定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具有胁迫的故意。主要表现为明知会造成对方产生恐惧故意威胁,并希望对方因胁迫行为作出某种意思表示;
(2)实施了胁迫行为;
(3)对方因为被胁迫订立了合同;
(4)胁迫行为是非法的。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1、所谓胁迫是指非法地以将要使他人产生损害或者以直接对他人实施损害相威胁,使可撤销婚姻的宣传板某人产生恐惧或者因受到损害而结婚。
2、胁迫的手段有两种类型:
(1)直接对他人实施不法行为,给某人造成损害,而迫使该人结婚。这种直接损害可以是对肉体的直接损害,如绑架对方,也可以是对精神的直接损害,如诽谤对方等。
(2)非法地以将要使他人产生损害相威胁,而使某人产生恐惧。将要发生的损害可以是涉及生命、身体、财产、名誉、自由、健康等方面的,并且没有法律依据。同时,这种损害必须是相当严重的,足以使被胁迫者感到恐惧。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装饰合同纠纷
5893人阅读

房屋室内装饰一直是富有活力的行业,在进行装饰前一般都会签署装饰合同,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最新房屋装修装饰合同有哪些内容,装饰合同纠纷如何处理,以及装饰合同纠纷解决途径等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合同诉讼
6791人阅读

合同诉讼是诉讼案件中较为常见的种类之一,当然签订的合同的初衷就是各方达成共识,通过合同来约束各方从而保障相关人员合法权利的,那么合同诉讼有效期时间规定有哪些,合同起诉注意事项有哪些,民间借贷合同诉讼时效是多久呢!

复印机租赁合同
5072人阅读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需要复印一些东西,有些企业或单位有可能会租赁复印机,那么复印机租赁合同范本是什么,复印机租赁合同模板是什么,彩色复印机租赁合同怎么写呢,来了解一下,希望这些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技术服务合同范本
4425人阅读

技术服务是现在和未来都十分富有活力的服务形式,今天来为大家介绍技术服务合同范本,那么工程技术服务合同范本是什么,it技术服务合同范本是什么,网络技术服务合同范本是什么,希望这些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技术服务合同纠纷
4731人阅读

技术服务是服务行业中的一种,那么当发生技术服务合同纠纷时应该怎么处理呢,今天小编就来为你介绍此类合同的有关知识,更多内容尽在律图百科栏目,来了解一下吧!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合同事务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