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一)如果家属想在判刑后让罪犯有类似取保候审的宽松执行方式,首先要了解罪犯是否符合暂予监外执行的条件,比如查看是否有严重疾病需要就医诊断证明,确认是否怀孕或处于哺乳期等情况。
(二)若考虑减刑、假释,要鼓励罪犯在服刑期间严格遵守监规纪律,积极参与教育改造活动,争取有良好的表现记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五条规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
2025-02-12 19:57:03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取保候审的适用阶段明确在刑事诉讼未判决前,由公检法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保证方式确保随传随到。
这是为了保障诉讼顺利进行,给予部分嫌疑人、被告人一定人身自由。
(2)法院判刑后,刑罚确定,原则上不能再适用取保候审。这是因为判决已产生,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取保候审使命完成。
(3)不过,判刑后罪犯若符合特定条件,像严重疾病、怀孕等情况,可申请暂予监外执行;在执行期间表现良好,有悔改等表现还可能获得减刑、假释机会。但这些与取保候审有本质区别,都需严格按法定程序和条件操作。
提醒:
判刑后不能随意申请取保候审 ,若涉及暂予监外执行、减刑、假释等情况,务必了解法定条件和程序,避免操作不当。
2025-02-12 19:38:34 回复
咨询我
判刑后正常情况下不能再取保。这是因为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未判决前的一种强制措施,而判刑后刑罚已然确定,情况发生了本质变化。
不过,罪犯若有特殊情况仍有其他处理途径。首先,若罪犯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或怀孕、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且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可申请暂予监外执行。其次,在执行期间,罪犯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有悔改表现等,后期可能获得减刑、假释机会。
需要明确的是,这些处理方式都与取保候审性质不同。同时,无论是暂予监外执行,还是减刑、假释,都要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满足对应的法定条件,以确保司法的公正与严肃。
2025-02-12 19:02:54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法院判刑后一般不能再适用取保候审。
法律解析: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未判决前,公检法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保证以随传随到的强制措施。而判刑后刑罚已确定,正常情况不能再取保。不过,符合特定条件,像患有严重疾病、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等,可申请暂予监外执行;在执行期间表现良好有悔改表现的,还可能获得减刑、假释机会,但这些与取保候审性质不同,且都有严格法定程序和条件。如果大家对判刑后的相关法律规定还有疑问,或者遇到相关法律问题,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获得准确、专业的解答和建议 。
2025-02-12 17:32:04 回复
咨询我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里,公检法让嫌疑人、被告人找保证人或交保证金,保证随叫随到的措施,常用于判决前。
法院判刑后,刑罚确定,一般不能再办取保候审。
不过,要是罪犯符合特定条件,像重病不能自理、怀孕或哺乳等,能申请暂予监外执行。
执行期间表现好,有悔改表现,还可能减刑、假释。但这些和取保候审不同,有严格程序和条件限制,判刑后通常不能再取保 。
2025-02-12 16:44:04 回复